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 雪战! (第2/3页)
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4] 严冬如来时,阳春宁尚迢遥?[5] 默哀毕。各位准备战斗吧。外校主场MC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大哥,这是我们俩在初中的最后一次交手了,今天还是老规矩,等着从球门里捞球吧!明年你要认真打排位赛哦。” 猜边时蒲云又笑着说了一次这样的话。我不知该怎么应答,只是淡淡笑了笑,脑袋里却冒出了点火花。他这么想置我们于死地吗?也许吧。半年前一度将外校逼到悬崖边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想把这样的心腹大患放出线吧。即便今天一半以上的首发是初一同学,也并不意味着外校想让我们轻松过关。缺少机会的替补球员上场时往往会卯足干劲证明自己不弱于主力,绝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去年的小组赛末战,我们在头名出线的情况下排出了全是新生的首发阵容,结果打出了7:2的夸张比分。此一时,彼一时,过去的我们绝不会想到一年后会是如此的生死攸关。 必须心无旁骛!既然已重新走到了赛场上,除了靠自己赢下这场比赛以外,其他事都抛诸脑后吧。我走向了队友们。今天的口号只有一个:一中必胜。除了胜利以外,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从小组赛第三轮开始,这便是我们注定的道路了。寒风四起,卷起飘飞的雪,密密地盘踞在永恒的绿意之上。顶着飞扑到身上的雪花,我一路小跑到了门前,再度举起左手,习惯性地踮脚拍了拍横梁。低头时,我又一次看到了手套上的诗句。 我是不会输的。就算蒲云是我的克星又怎么样?他总不可能每次见到我都能进球的,何况我们这里的闫羲也是逢外校必破门。你好好看着吧,别说是蒲云了,就是你在对面我也一点不怕! 哨声划破落雪的长空,橙白大战在雪地冰天之中再次打响。我们这回排出的仍是四后卫的组合,老叶和川哥居中,卢卡在左,米乐在右。教练明确要求了两个边后卫要毫不犹豫地参与进攻,因此,中场的阿晖要挑起攻防两端的重任,进攻中要串联全场,防守时要积极为压上的队友补位。闫羲的位置稍稍靠后一些,更像是来到了中场接应,顶在锋线上的便是第一次首发的乐奔。虽说是东拼西凑,但这已是我们能排出的最强阵容了。卢卡的归来已不是雪中送炭,简直称得上绝处逢生。赛前教练跟我商量过,问我能不能和米乐搭档中场,毕竟之前和北川比赛里踢过几分钟。我表示一切行动听指挥,让我踢前锋我都没问题。其实,今年我也偷偷加买了一件23号白色球衣,没再让jiejie为我掏腰包。我曾经想过,要是这次夺冠了,我会把那件门将套装送给她(只要她不嫌弃,我每次洗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而这件白色的可以留作纪念。 或许我昨天答应得那么干脆,是在买球衣的时候想过,可能有这么一天,我和米乐会在一场比赛里成为中场乃至锋线上的搭档,在球队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去攻城拔寨、建功立业。当然,只是白日梦而已。都记不清上一次踢中场是什么时候了,也不知为什么大家老说我传球好。虽然也一直在努力,但我的体能恐怕踢个半场都很勉强吧。当白日梦要变成现实时,比起兴奋,可能更多的是恍惚不知所措吧,所以便稀里糊涂地答应了。要不是卢卡回来了,我说不定已经在中场和蒲云对位了呢。 而蒲云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他在赛前说的话绝非虚张声势。时过境迁,他从一分钟时间都捞不到的替补中的替补变成了首发队长,也从左后卫踢到了外校的进攻组织核心。他现在做的就是弦弦曾做过的事,在过去的日子里,弦弦就是前场的自由人,在任何一条进攻线上都不缺他的影子,边路突破、中路直塞、中场过度、前插、抢点、远射,无所不能。经历一次次长途跋涉与不断的跌倒爬起,蒲云似乎真的渐渐追上了弦弦的脚步。 即便你是弦弦,我也绝对不会给你任何机会的!当蒲云在我们禁区前躲过川哥的拦截,顺势兜出一脚远射时,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了。纵身跃起,我用左手将那记带有一点诡异弧线的皮球托出了横梁,速度很快的球在冲出球场后仍在飞雪中急速冲刺。回防的米乐将我从渐渐积雪的地上拉了起来,球的冲击力从左手贯穿到全身,在先前的无数个日夜,练习射门的弦弦总有几次能踢出这样让我手臂发麻但又兴奋不已的射门。力度越大,角度越刁钻,我就越有扑救的冲动。 但我们不能这样踢。摘下角球后,我本想立刻寻找反击的机会,但外校的“年轻球员”们的进退却极有章法,闫羲和米乐身边都有人专门贴防,为的就是防止他们第一时间接球。而乐奔的跑位并不明智,把自己藏到了外校的球员身后,根本没有传给他的路线。我只好十分无奈地等大家散开后才把球交给了老叶,慢慢从后场推进,而此时外校的防守已完全落位,几乎密不透风,只有雪在他们头顶接连不断地坠下。 这大概就是上半场的真实写照,外校通过蒲云不断在进攻端制造威胁,防守时意志统一,进退有度,我们临时拼凑的进攻线屡屡无功而返,防守上却显得有些顾此失彼。到了第20分钟,我们才有过两脚打偏的射门,全都是闫羲凭借个人能力过人后勉强的起脚打门,而外校已经三次考验过我的扑救能力了。中后场的地面球完全没法给到前锋脚下,于是球场上就出现十分奇葩的一幕:在最需要进攻的时候,我们只能靠大脚起高球去找两个个子矮矮的前锋,看着一米六五都没有的闫羲跳着跟外校将近一米八的后卫争顶,实在是惨不忍睹,好像用大刀和长枪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拼杀。他起跳后近乎没有悬念地被人家死死压在身下,头上本就沾满了雪花,跌下来后脸又在雪地上来了几次“补妆”,整个人就像刚从林海雪原里激战过一番后的游击队员。然而他也只是摇摇脑袋拍拍脸,抖落一身雪水便继续寻觅战机了。但我们的进攻仍是那么零星,用钝了的矛去刺击坚如磐石的盾,自然是全无作用。而外校的钢刀却在我们的血rou之躯附近伺机而动。他们在替补席上甚至还有更多的神兵利器,正裹着棉衣从容地欣赏着雪中的激战,随时可以披挂上阵。 而我们的预备队已经无人可换了。也许,随着体能在大雪中的逐渐消耗,我们最后会无一例外地全体倒在雪地里吧。阵容深度的差距成了我们这学期从开始到结束始终难以解决的硬伤。与外校相比,首发的绝对实力已不占优势,又缺少出奇制胜的后手伏兵,被外校的后备力量拖入僵局的我们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