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怨报德李左车!(求订阅) (第1/2页)
闻言。 秦落衡微微额首。 蒯彻说的很通俗,就是投其所好。 底层民众其实想要的并不多,只是最纯粹的钱粮土地,若是朝廷真能赏赐这些,定能鼓舞极大士气和军心。 若尽数都是关中士卒,朝廷其实很难满足。 且不谈关中地区民众,数辈上百年的征伐,关中土地早就分的所剩无几,就算朝廷真的想要给参军的士卒田地赏赐,恐也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田地,不然朝廷也不会变着花样将老秦人迁移出去,为的就是减轻朝廷压力。 但楚地不一样。 自古以来,楚地就地广人稀,加上如今土地兼并严重,民众本就欠缺田地,若楚人和百越人真能立下战功,朝廷是能够拿出大量田地做封赏的。 千金买骨。 朝廷一旦兑现承诺,在民间的威望就会急速提升,这些获得赏赐的民众,日后多少都会念及到朝廷的好,自不会再跟着六国贵族叛乱。 这实在是一举多得! 秦落衡道: “这次征发士卒可以此为方向。” “主要征召缺少田地,沦为佣耕,甚至是沦为奴隶的人,这些人本就对地方豪强不满,若是听到朝廷征召士卒,而且打仗若立功,还会跟秦人得到一样赏赐,愿意入伍的士卒定不会少。” “而且这些人一旦入伍,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也定会倾其所有。” “大军战力无疑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善! !” 蒯彻道: “公子所言极是。” “这些人眼下几近没多少退路,朝廷给与如此大的恩施,他们又岂会不用命?我在军中或许都不用过多说什么,便已足够轻易凝结军心。” “这其实还多亏了公子。” “若非公子建议朝廷改换兵源。” “以岭南的恶劣条件,关中的民众只会怨声载道,想征召到二十万大军,恐非是难事,最终只怕会变成强行征发,到时老秦地定会充满怨意,公子此举,也可谓大幅安抚了老秦人,巩固了关中老秦人之心。” 秦落衡沉声道: “只是分内之事罢了。” “老秦人不曾负国,我何以忍心负他们?” “老秦人自来生活在关中,去到岭南,大多都会出现水土不服,这岂非是让他们白白送死?上一次的教训已足够惨痛,岂能一犯再犯?” “诚然。” “楚人和百越人也并不一定能适应岭南炙热环境,但楚地气候却是要高过关中,相对而言,适应起来也更为容易,加上其他考量,征召楚地的民众,的确是最合适的,而最终朝廷也考虑到了这点,这才改换了原本的南海策略。” “不过......” 秦落衡看了眼蒯彻几眼。 开口道:“岭南环境艰辛,你也要多加注意,若是实在不适,不用继续勉强,我虽有心对军队做出变革,但还不至这般cao之过急。” 蒯彻感激道: “多谢公子关心。” “我既选择投靠公子,理应为公子分忧解难,而且公子选择将如此重要大事给与我,我又岂能在此时临阵脱逃?” “公子尽管放心,我会多加注意的。” 秦落衡点点头。 随后两人商量起了南海之事。 半晌。 大堂外有小吏来报。 “尚书令。” “郭狱正左带了一人求见。” “他说是想再给公子举荐一人。” 闻言。 秦落衡面露异色。 他的确有让郭旦帮自己物色人才,但内心,其实并不抱多少希望,毕竟郭氏的名声在外,恐没有多少人愿意过来,然前不久,郭旦帮自己物色到了蒯彻,而今不到半月,郭旦又帮自己找来了一人,这让他也不禁有些惊异。 同时。 他也有些好奇。 上次是蒯彻这样的大才,这次又会给自己引荐何等人物? 秦落衡道: “去把郭上吏请进来吧。” “诺。”小吏道。 见状。 蒯彻微微躬身道: “公子眼下有事,臣便先退下了。” 秦落衡摆手道: “无妨。” “既然郭旦肯介绍,想必是值得信任的。” 蒯彻神色微动。 微微欠身,站到了一旁。 很快。 郭旦便到了大堂。 见到蒯彻,却是一怔。 随即似想到了什么,也拱手道谢道:“蒯先生,我前面去找你,想跟你道贺,却是没找到你,没想到你在公子这里,我这时向你道贺应也不算晚吧?” 蒯彻笑道: “郭上吏何出此言。” “若非郭上吏举荐,我也得不到这份差事。” “我实当感谢郭上吏。” 蒯彻朝着郭旦行了一礼。 郭旦笑着说不敢受,但身子还是应下了。 他看向秦落衡。 沉声道: “公子,我这次来是想向公子再举荐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