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求订阅) (第1/2页)
换成其他人,秦落衡并不会就此发问。 但李左车,他却是要问。 一来,李牧跟秦军作战了很久,李左车作为其孙,按理对秦并不会有好感,而今仅凭郭旦一人之言便主动来投,这让秦落衡有些费解。 二来,他虽贵为大秦公子,但李左车是赵郡李氏最杰出之人,无论如何不当这么快做出决断,而且六国贵族依旧在蠢蠢欲动,他没有必要这么早做选择。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三来,李左车何以认为自己会用他? 李牧当年跟杨端和、司马尚对峙,让秦军不得寸进,眼下司马尚虽逝,但杨端和还活着,而今赵国已灭,但杨端和对过去面对李牧难以寸进之事始终耿耿于怀,而他跟关中氏族交情匪浅,李左车就不怕被自己坑害吗? 他心有不解。 李左车轻笑一声。 自如道: “公子所想,我早有预料。” “大父当年的确跟秦国对峙良久,大父最终也的确是死于秦国的栽赃陷害,真论起来,秦国的确让我有些生厌。” “兵者,诡道也!” “两军交战,定是诡计频出,这其实无可厚非。” “但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 “大父当年其实早已察觉,甚至已多加防范,但赵王迁不信,最终听信谗言诛杀大父,与其说是秦国jianian诈,不若说是赵王昏庸无道,若是赵王信任我大父,纵然秦国有万般伎俩,又能奈我大父如何?” “不过这些终究都是后话。” “我虽对秦有一定怨念,尚不至于到敌对及仇视地步。” “仕秦也只是顺时势而为!” “此外。” “公子或是疑虑,我为何早早投靠?” “我其实并没有出仕的打算,也没有想过为秦效力,只是郭长吏一直游说,这才从族中走出,而且当时也只是想敷衍一二,并没有真想为秦效力,只是我习惯提前了解一些事情,而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却是发现,仕秦似乎并不算差,这才跟随郭长吏过来。” 秦落衡轻笑道: “哦?” “不知你是了解到了什么?以至会做出如此大改观?” 李左车道: “其实并不算多。” “朝歌的尚书司,以及南海变动。” “我虽家道中落,但族中还是有些书籍供我学习,在我看来,而今天下其实劳累过甚,若想天下得以安定,当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做威慑,以仁德服人心,行恩威并施之举。” “然大秦并未这么做。” “以我之判断,不消十年,大秦必乱!” “只是后续听闻公子在朝歌之所为,却是让我有所改观,公子的确是了解民生疾苦,在地方所为皆为抚恤民众,若公子所为能成,定可大幅延长大秦国祚,但这些其实并不足逆天改命。” “然朝廷对南海的态度,却是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 “此话怎讲?”秦落衡澹澹道。 李左车神色肃然。 开口道: “以往大秦储君不明。” “长公子为六地一系出身官员拥护,十公子则受关中氏族青睐,总体而言,其实是难分伯仲,甚至于一定情况下,长公子是占优的。” “但很有限!” “权衡之间,胜负短时难分。” “但南海之事后,胜负已出,公子已胜!” 秦落衡笑道: “何以得此结论?” “我怎么没察觉出来?” 李左车道: “公子何必在此戏耍?” “长公子在过去十几年,的确在大秦拥有不小影响力,但长公子根本就不是公子对手,而且当初离开咸阳,便是长公子的最大败笔。” “长公子主动丢弃了主动权。” “以至眼下只能旁观,而对朝堂之事无可奈何。” “而十公子你却是步步为营,先是通过尚书司拉拢势力,又通过迎合始皇,得到插手军中之事的机会,而今羽翼渐丰,只待最终展现野心,将长公子彻底踩到脚底。” 秦落衡双目微阖,手指轻击着桉面。 澹澹道: “你对我有如此高的评价?” “兄长虽远在北原,但兄长跟蒙氏自来交好,又为北地监军,此能集聚之名望,之声威,可是远胜于我,你或许高看我了。” 李左车不置可否。 沉声道: “公子何必自欺欺人?” “长公子的确有监军之权,但军中事务一律由蒙恬负责,长公子根本就没有插手的权力,但公子不一样,军司马一职,本就是落实于军队,而这军司马人选还是公子举荐的,其中意味可就截然不同了。” “公子目下是能影响到军队! “我正是知晓了此事,才下决心出仕的。” 一旁。 郭旦脸色微囧。 他低垂着头,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