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一堂大课 (第1/2页)
曾棨几人的头脑摆在那里,要说给他们上堂课是有些费劲。 这三个班的学生加在一块都比不上曾棨他们中的一人,给他们笼统上一节,还是很轻松的。 唯一费点劲儿的地方,也不过是需备课罢了。 毕竟只有一节,还是三个班一块上的,肯定要讲个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的内容的。 想来想去,秦锋决定从科学的利己,利民,利国三方面讲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对于普通人来讲,能挣口饭吃那是最务实的追求,而在衣食无忧之人那里,就需要满足精神方面的追求了。 科学,恰好就能满足他们所有人。 正式讲授那一天,下面座无虚席,所有学生聚精会神盯着讲台上面的秦锋。 秦锋手撑着面前的桌子,笑着道:“很荣幸今天能给各位上这堂大课,对于今天秦某期待已久,废话不说,我们直接进去正题。” 科学一门多以实验为主,能用实验解决的问题,秦锋也懒得废话。 随着秦锋出言,王金虎随之上前,把秦锋面前的桌子搬走。 桌子移开,一硕大的石头显现。 秦锋微微一笑,道:“你们谁能把这石头举过自己头顶一炷香?” 坐在这里的,多是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 这些人搬个凳子都费劲,更别说举这石头了。 秦锋出言,久久没人言语。 在众人叽叽喳喳的交流当中,秦锋再次开口,道:“可以借助任何你们所能想到的工具。” 接触科学一门这么久,若连这点实用性的能力都没有,那科学一门在他们手里也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幸好的是,这些人并没有让他失望。 秦锋话音才落,便有人先后出言,道:“滑轮啊,学生可以,学生可以...” 下面学生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高呼。 瞧着学生的激动,秦锋微微抬手,道:“很好,昨晚我运这石头过来的时候,已在这屋子里安装了几组滑轮,我挑选几人把这石头绑缚一下。” 之后,秦锋从三个班中各挑选了一人出来。 “你们三人配合着把这石头举起来,让诸位同学都瞧瞧。” 因为三班学生是互相当先生授课的,高级班没有轻视中等班和基础班的心思,而基础班把中等班当先生尊敬,把高级班当榜样学习。 三个班的学生上来,相互间倒也算是尊重。 高级班的学生指挥,中等班的学生行动,基础班的学生打下手。 没用多久,石头便被牢牢栓在了安装好的滑轮之上。 在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王金虎还负责做了检查。 哪怕是年纪较大的高级班学生都十指不沾阳春水惯了,虽知道实验的理论,但在实cao中并不见多牢靠。 为避免出意外,肯定是要保证所有流程不出任何问题的。 确定没问题之后,秦锋这才出言,道:“既然牢靠,那就举吧。” 基础班的学生不过十岁左右,年纪最小。 本着爱护小师弟,这任务自也就交给他了。 这学生带着好奇,抬手拉动了一旁的绳子。 还没怎么用力,数百公斤的石头,轻轻松松便被拉到了房顶之上。 原理什么的都知道,但具体cao作的试验还是第一次瞧。 一众学生惊呼不已,脸上全都是激动的光芒。 秦锋抬手招呼下了台上的三个学生,笑呵呵地道:“这就是利己,学好科学一门,以苦力挣钱的,可凭科学一门抬抬手指赚了钱,经商做生意的,可以科学一门以最少的投资赚最多的钱。 至于仕途做官的,科学是一门理性学科,把科学一门的知识融会贯通后,对很多东西的理解也就能够变得透彻,子不言怪力乱神,当你们学懂了科学一门,便知这世上的很多东西都可用科学来解释。 日后为官,把科学一门发扬光大,让百姓能够依托于科学赚取更多安身立命的资本,让国家能通过科学从而壮大,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紧接着,秦锋洋洋洒洒又介绍了后世的一些科学发展。 什么千里传音,日行千里,上天揽月,下海捉鳖。 只要讲清楚了其中的原理,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东西,还是能够让人信服的。 就比如若干年前,在小学作文中,曾幻想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无学校教学模式。 虽说在后来,学校并没有被取消。 但不用通过学校,也已经能够完成线上授课了。 当初小学们写下这些的时候,没有会觉着这是在天方夜谭,有的只是憧憬而已。 “师祖说的这些,何时才能实现?” 有人憧憬过后,开始务实起来。 从历史发展上看,距离实现秦锋所构造的这些至少需六百年左右的时间。 但那个发展轨道上,不是没有没有秦锋这一号人吗?https:// 如今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