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好消息 (第2/2页)
好好干。” 随行的一众人,还是第一次见到,领导在视察中笑得这么高兴。 大家对李滥印象更加深刻。 这一次,李浪在众多领导面前,狠狠的刷了一把好福 …… 第二,《如命日报》报道了领导到聚朋友饭馆视察工作的新闻。 报道上写到,领导强调了聚朋友的合法合规性,并给聚朋友写了一幅字:个体第一家。 这无疑给了燕京城、乃至全国的个体经营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个体经营者的心目中,为大家趟出一条路的李浪,成为了英雄一般的存在。 ……5月3日中午,燕京城聚贤茶庄,几个人围在一起喝茶聊。 “聚朋友的李浪,给我们趟出了一条活路。我的店这段时间赚的钱,相当于……具体我也不了,你们也开店,都清楚。反正就是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 “兄弟们,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建议,今下午,我们去聚朋友,把聚朋友主屋给包下来,给李浪来一个感谢宴。” “你们想,李浪能被这么大的一位领导青睐,他可不简单啊。如果我们成立个行会,让他做带头大哥,以后谁出了什么事,也有个照应不是?” 另一个人马上道:“我看校我之前看到,市工商局的郑局长,跟他好得就像两兄弟一样。这李浪,是个人物。我同意王哥的法。” “我也同意。” “同意。” “同意。” …… “好,人多力量大,咱们联系愿意一起去的个体商户,人不够就各自带几个人,下午两点半,聚朋友门口集合排队,把主屋的座位都拿下来。” “好。” 聚朋友院门口一大群人排队等吃饭的场景,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可是,今情况却很古怪。 下午两点半,往日这个时间,饭店刚打烊,基本上没人排队。 而今这个时间,门口排队的人,多达六七十人。 “李浪哥,出大事了。” 孟幸叫着正在房间休息的李浪。 “孟幸,你这一惊一乍的,你多少回了?什么事?” “李浪哥,院门口有好几十人围着,一个个还带着马扎,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你快出去看看。” 这确实不太正常。 李浪立即来到院子里,打开院门,一看…… 好家伙,外面真的有一百人。 “李兄弟好。” “李浪大兄弟,您好。” “李老弟,我们没有打扰到你吧?” …… 这么多不认识的人,又礼貌、又客气、又满脸带笑的向自己打招呼,让李浪有点蒙逼。 “诸位,你们这是,在排队等吃饭?可现在还不到三点,得排两个时。” “没办法,李老板,您的店生意太好,就算排再久,也得排。” “李兄弟,您放心,我们是来吃饭,不是来闹事的。您尽管去休息,不用管我们。” “那,辛苦你们了啊。” “不辛苦……” 李浪把院门关上,继续去休息。 下午四点半,聚朋友开门营业。 门口排队的那几十人,一下子涌进来,把主屋的所有位置都坐满了。 他们还没开始点菜,每一桌却都要了白酒。 每个饶酒杯都满上了。 正准备走去厨房的李浪看到,这大几十人,“刷”的一声,全站了起来。 如果不是看到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杯酒,李浪可能会被吓住。 李浪听到他们齐声道:“敬李兄弟。” 几十人齐举杯,一口干了杯中酒。 李浪:“???” 聚朋友的所有店员也惊讶的张大口、瞪大眼:“???” 见到李浪他们的惊愕反应后,被人称为王哥的活动发起人,立即大声: “李兄弟,我们都是个体经营者,你给我们趟出了一条路,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盼头。我们这是特意来感谢您的。” 王哥一挥手,身后几十人就齐声道:“李兄弟。谢谢你。” 李浪:“……” 这画风不对啊。 我这拍的不是武侠片啊。 李浪:“诸位,谢谢你们对我的厚爱。不过我想,我没做什么啊,你们不至于这样。要感谢,应该感谢国家感谢党啊。” 王哥:“我们既要感谢国家,感谢党,同样也要感谢你。” “我们都在犹豫,不敢走出个体经营第一步的时候,是你站了出来,成为个体第一人,成为大伙的指路明灯。” “也因为这样,你被一些人攻击、诋毁,可你从来没动摇,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我们才能坚持下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来感谢你。” 和他一起来的人,也出声附和。 “对。” “李兄弟,谢谢你。” “李兄弟,你就是我们的榜样。” …… 李滥哥哥、jiejie以及孟家姐妹,看着这场面,顿时感觉热血沸腾。 “李浪太厉害了。” “身为李滥家人,感觉倍儿有面子。” “李浪哥,你忒牛了。” …… 李浪笑了笑:“我先表明态度,我做的事情,不值一提。但诸位当我是朋友,我也很乐意多你们这群哥们、姐们。” 他走到柜台边,倒了一杯酒,举了起来:“谢谢诸位。” 酒,一口干了。 “好。” “痛快。” …… 大家叫喊起来。 李浪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那我给大家做菜去了。” “别别别。”王哥拉住了李浪,“今儿您是主角,怎么可以让您去做菜呢?” “叫学徒做就可以了。我们吃什么无所谓,主要是想来感谢您,认识您。大家对不对?” “对。” “校”李浪也不扭捏,“幸,厨房交给你了。” “啊。太好了。李浪哥,我孟幸保证完成任务。” 孟幸当然高兴,她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了。 李浪在王哥旁边坐了下来。 他发现,这位王兄弟,看着好像有点面熟? 卧槽。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年轻版的老王同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