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_第0249章:王安石祈雨,西夏国求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49章:王安石祈雨,西夏国求粮 (第2/2页)

了。

    百姓们的怨念,臣子们的无奈与忙碌,都被这场大雨冲刷的无影无踪。

    数年来,大宋最大的一场旱情,终于要熬过去了。

    赵顼在三更时,见雨势依旧很大,才放下心来。

    然后躺在向芯儿的怀中睡着了。

    翌日,直到午时,大雨才转为小雨,然后在黄昏时分,天气慢慢转晴。

    这场雨,足够了!

    此雨过后,再也无人辱骂王安石,再无官员提出罢黜免役法。

    赵顼的心情也不由得变得愉悦起来。

    ……

    三日后。

    聚集在汴京城的流民在拿到朝廷承诺的米粮补贴后,都纷纷回家了。

    唯有粮食,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安全感。

    此事过后,王安石没有遭受任何惩罚,不过赵顼还是让其去了寿州,找蔡京聊一聊。

    毕竟。

    蔡京的一些作为确实不符合士大夫官员的身份,对待百姓缺少了一些仁慈。

    在大宋朝,蔡京最听的也是王安石的话。

    就在汴京城又再次恢复往常时。

    西夏遣使而来,来使乃是梁乙埋的表弟梁德文。

    梁乙埋已经被大宋永久驱逐,故而西夏国特使换了人。

    梁德文现任西夏国散骑常侍。

    散骑常侍乃是个闲官,日常职责就是陪在皇帝身边。

    梁乙埋在与宋的多次交锋中,皆以失败告终,让西夏甚是丢脸,为了平息众怒,其jiejie梁太后已经将其从国相的位置撸下来了。

    梁德文若这次能建功,完全有可能成为新的西夏国相。

    垂拱殿内。

    礼部侍郎王珪和礼部员外郎耿春和来到了赵顼的面前。

    依照规矩。

    外国使臣入汴京需要先向礼部禀明身份与说来目的,然后由礼部通报后,才能确认赵顼会不会见对方。

    礼部侍郎王珪率先开口道:“官家,梁德文前来,乃是为了以盐换粮!”

    听到这话,赵顼不由得笑了。

    西夏地处黄沙戈壁,本来雨量就少。

    其粮食除了自我耕种外,便是向大宋和辽国购买。

    此次旱情,西夏也涉及其中,估计粮食是大幅度减产了。

    而大宋北方干旱,估计一直持续到秋收都不会向西夏卖粮,辽国亦是如此。

    故而,此时的西夏百姓,应该已经处于饥三顿饱一顿的状态了。

    前几日的那场大雨,也并未落到西夏的土地上,估计过些日子,西夏百姓可能就要被逼得杀马吃rou了!

    “怎么个换法?”赵顼问道。

    “一斤盐换十斤米,他想换取米粮一万石!”王珪回答道。

    大宋官盐一斤在40文到50文之间。

    西夏的青白盐,质量比大宋官盐要好一些,不过市价一直都是35文左右。

    而当下大宋的粮食,米粮每斗30文,粟每斗16文,大豆每斗22文。

    一斗大约为十二斤半,一斤米其实不到三文钱。

    如此算来,若按照市价,一斤青白盐换取十斤米,大宋还是比较占便宜的。

    梁德文此次来以盐换粮,也足以证明西夏财政已空,有些走投无路了。

    以前,还能靠抢掠大宋的,补贴补贴。

    现在他们连大宋的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反而让大宋商人在西夏不断赚钱。

    西夏的所有物品,能让大宋看上眼的,也只有西夏马和青白盐了。

    马匹,西夏肯定不会再卖给大宋了。

    再卖,西夏就要亡国了!

    赵顼看向王珪和耿春和,问道:“这笔生意,你们怎么看?”

    王珪率先说道:“这笔生意对我大宋百利而无一害,臣觉得可以再谈谈价格,如果合适,可以做。”

    依照大宋目前的情况,一万石米还是能拿出来的,更何况这些青白盐送到南方贩卖,朝廷绝对是稳赚不赔。

    耿春和想了想道:“臣以为,西夏做事太过于阴险,乃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咱们没理由帮他,不如直接回拒,将那梁德文赶回去!”

    在礼部任职十余年,耿春和最讨厌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高丽,一个是西夏。

    这两国的特使都太精于算计,总想着要占大宋的便宜。

    赵顼站起身来,露出一抹笑容。

    “这样吧,此生意可做可不做,朕将决定权交给你们。如果做,必须答应朕两点要求,其一,米粮不换,只换粟豆杂粮。其二,这个价格再往下捋一捋!”

    听到这话,王珪和耿春和的眼睛顿时亮了。

    二人对视一眼,差点儿没有说出一句:还是咱们官家坏呀!

    粟豆杂粮可是比米粮便宜了近一半,如果能用粟豆杂粮和西夏青白盐以十换一的比例进行交换。

    那大宋就赚大了,而礼部功不可没,此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臣,定当幸不辱命!”王珪和耿春和同时拱手道。

    耿春和一脸笑容,心中喃喃道:“这一次,恐怕要坑那梁德文一次了,西夏的特使还真是我的福星呀!”

    ……

    翌日,天大亮。

    耿春和刚骑马来到礼部,梁德文就在门外等候了。

    晚一天得粮,西夏的饥荒便会严重一层,故而梁德文巴不得大宋朝廷能立即同意这个请求。

    现在他渴求的是,大宋能不拒绝他,一旦开始聊,其实他还是可以让一步,这是梁太后为他交待过的。

    如今的西夏,是穷的真揭不开锅了。

    片刻后,礼部大厅内。

    耿春和笑容和煦。

    “梁特使,快请坐,不知你喜欢喝什么茶呀?”

    梁德文急得就像热锅的蚂蚁一般,哪里还想喝茶。

    “不用,我不渴,敢问耿员外郎,大宋皇帝陛下可有回话,是否同意此笔交易?”

    耿春和皱起眉头,长叹一声。

    “梁特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大宋百姓也还未从旱情中恢复过来,也缺粮啊,你如今张口就要一万石,恐怕是拿不出来啊,要不你去隔壁的辽国问一问?”

    梁德文哭丧着脸。

    他早就求助过辽国了,而对方直接扔给了他一个字:滚!

    “耿员外郎,如果不是我西夏实在没粮,我也不会将最好的青白盐售卖给大宋,大宋家底厚重,仅仅江南的米粮,便足够北方吃上三年了吧,就不能给我西夏分一些?”

    “如果……如果……你们觉得此价格不妥,我们还可以再聊一聊!”

    听到此话,耿春和心中不由得笑了,这说明对方还有降价的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