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03章:赵顼发威,君强臣弱局面形成!  (第2/3页)
    富弼捋了一把胡子。    “关系大着呢!当下,让天下百姓无饥馑之患的最大阻碍,不是粮食、不是土地,因为摊丁入亩都能解决这些,而是大宋的官员们!”    “一个小小的县官都执掌着数万百姓的生杀大权,何况是诸位呢?”    “官家行此条例,是为了杀贪官吗?不是,是为了防微杜渐,限制士大夫官员的权力!唯有让官员们心中有所畏惧,知晓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哪里,官员们才不会滥用权力!”    “官家此举,是为了平衡官员与百姓的关系。诸位细想,在官家刚登基之初,官员们进言讨论时是什么模样,一个个张牙舞爪,特别是一些御史,一旦自己的建议得不到许可,便滔滔不绝,口水都能吐到官家的脸上,甚至还有的用撞柱而亡威胁官家。因为大家都知晓:刑不上士大夫!”    “但是,当官家杀掉第一个士大夫之后,这种局面是不是没有了?”    “当下的官家,思虑深远,他考虑的是大宋的未来。未来,唯有官员们有所忌惮,不敢僭越,大宋的江山才会越来越稳固。”    “而诸位在争什么呢?你们会贪墨吗?不会,你们只是感觉到了不自在,故而想要用盛世不可用重典、仁君不能用重刑这样的借口来压制官家。”    ……    韩琦等人顿时都不说话了。    如果从官家和百姓的角度考虑,此条例确实该施行。    因为它能够让官家无忧,让百姓心安。    “可是……可是……这样还是得罪了朝臣,我大宋向来都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官家就不怕遭到我们所有人的反对吗?”王珪开口道。    这时,王安石摇了摇头。    “王相,你觉得官家现在惧怕我们反对吗?换句话说,如果今夜我们请辞,朝廷还能运转下去吗?”    王珪顿时语塞了。    现在,即使没有了他们,大宋朝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一则是因为官家有能力,二则是因为朝廷人才济济,且都在官家的掌控之中。    缺了他们,大宋朝依然无恙。    富弼长压低声音,道:“诸位,说句不可外传的话,现在的大宋已经不是士大夫与官家共治天下了,而是士大夫官员们辅左官家共治天下,民权最上,皇权次之,士大夫之权,乃是辅助。”    “士大夫官员们辅左官家共治天下。”    此话一出,众人都想明白了。    “官家还是有大智慧啊!他觉得我们会想明白的,不然真要在朝堂上辩驳起来,恐怕少不了一批官员被罢黜!”司马光喃喃道。    赵顼行此条例,主要目的正是为了约束士大夫官员们。    朝廷许你高俸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为国为民效力,而你却贪污民脂民膏,那不杀你杀谁!    王珪见其他几人都很失落,不由得笑着说道:“诸位,这有什么失落的,这是我大宋强盛起来的标志,君强臣弱有什么不好,我们没必要和官家再争这个名头,我们享受的已经够多了,咱们在百年以后,可都是要名垂青史的人物。”    “说句通俗点的,在仁宗皇帝、英宗时期,我们是陪着官家吃糠咽菜,但现在官家带着我们吃rou,然后将rou汤分给了百姓,我们有什么可抱怨的!”    王珪此人最大的优势,便是擅于开解自己。    其他人听他这样说,不由得都笑出声来。    细细一想,这个条例只是在他们头上悬了一把重剑而已。    只要不去做朝廷禁止之事,他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当即,所有人都释怀了。    释怀过后,韩琦等人自然便是去开导其他官员了。    不过朝堂之上,官员众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韩琦等人也只能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至于一些官员有自己的想法,那也没办法。    两日后,赵顼宣布,翌日召开朝堂大朝会。    在京官员,凡五品以上,有实职者皆须参与,将公开讨论《宋刑统》改良条例·官员贪墨条例。    清晨,天刚蒙蒙亮。    二百多名朝臣便齐聚大庆殿。    赵顼端坐之后,高声道:“众卿,今日朝会所议,便是朕拟写的《宋刑统》改良条例·官员贪墨条例。诸位有什么想法和异议,可说一说。”    这时。    站在最前列的韩琦率先走了出来。    往昔,韩琦都是最后一个终结发言,但今日却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此改良条例甚好,将会极大阻止官员贪墨行为发生,于大宋朝政、天下百姓都有巨大裨益,可照此执行!”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韩琦说完之后,王安石、司马光、吕公着、文彦博、王珪等站在前面三排的臣子纷纷出列,表示附议。    此场景,在大宋朝乃是头一遭。    赵顼差点儿没有笑出声来,众臣还是理解他的,这让他心里甚是感动。    后面的臣子都傻眼了。    再没眼色也能看出来,前方那些相公们乃是为官家造势呢!    此条例,非施行不可了。    但是,在大宋,清高不怕死外加认为自己才是为国着想的臣子还是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