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03章:赵顼发威,君强臣弱局面形成! (第3/3页)
很快,御史台御史冯固站了出来。 冯固,三十六岁,去年才入御史台,为人张扬,最擅辩论。 他认为做御史,可以弹劾文臣、弹劾武将、弹劾皇帝,只要能让他找到论据,便能写出一份弹劾奏疏。 冯固高声道:“官家,臣以为此条例过于严苛,有些类似暴秦之举。” “如此条例一出,恐怕日后,刑罚便有了不良参考,刑罚将会越来越重,这可不像我大宋历来开明仁厚的举措。另外,我大宋向来厚待官员,若行此条例,恐怕百姓对官员的敬重也会减少,甚至会出现一些冤假错桉……” 冯固一开口,便是说了近一刻钟。 他说完后,有五六名官员站出来,纷纷表示附议。 紧接着。 大理寺评事,知左断刑法司的白先河站了出来。 其年纪六十有二,乃是老刑桉了,其职责就是在官员详断狱桉卷宗时,提供法令条例证明。 “官家,《宋刑统》百年都未曾大改,而我大宋在此百年来法令严明,几无错失,这证明我大宋对官员的量刑法则是没有问题的。而此条例与《宋刑统》各项条例的主张都有所偏颇,过于暴虐,若量入《宋刑统》,恐怕其它法令在量刑上难以把握尺度。” 白先河就说了两句话,但这两句话却非常有份量。 其一,《宋刑统》执行百年,并无错失,不可大改;其二,此法令与《宋刑统》整体主张相冲,不宜量刑。 相较于御史冯固,白先河所提,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他说完后,足足有三十多名官员站出来附议。 韩琦等相公无奈地看向后面。 他们知道这一幕会出现,如今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就看官家如何说服这些人了。 赵顼露出澹澹的笑容,道:“朕知晓此条例会有反对者,在朕辩驳之前,先让众卿看两项数据对比。” 赵顼看了一眼徐虎。 徐虎立即会意。 很快,徐虎拿着一副卷轴走到大殿中央,其身后的两名禁军士兵,迅速将卷轴展开。 官员们全都看向卷轴。 卷轴上,乃是两组数据表。 其一,为官员年俸,从正一品到正九品都有。 在大宋,正一品为虚职,因为没有实职,所以年俸以正二品,也就是韩琦最高。 大宋首相,年俸可达贯。 这个年俸除了正俸、银钱外、还有服装、粟米、盐铁酒茶、薪炭、马匹、公使钱等多项俸钱的总和。 枢密使、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可达8000贯钱。 而朝堂之上,正五品官员以上的,最少的年俸也有1300贯。 即使是正九品,一个普通小县的知县也有500贯。 而第二组数据,则是数名百姓的数据。 成都府路,某嘉州渔民,捕鱼为业,日得百钱,全年捕鱼,一日未歇,一年也不过赚36贯钱。 某汴河劳工,出卖劳动力,一日得一百五十钱,一年可赚50贯钱。 某丧夫无子的农家妇人,以缝补打扫为业,一日得80文,一年可赚近30贯钱。 …… 官员年俸对比百姓收入,在此卷轴上尤为刺眼。 两名禁军士兵举着卷轴,在大庆殿缓慢地转了足足五圈。 百官都低头沉默了。 以往,他们哪里留意过这些,若让他们一日只赚百钱,还要养活妻儿老小,根本就活不下去。 片刻后。 赵顼站起身来,道:“朕让诸位看这些,并非是要降俸,而是让大家看一看,我大宋的九品知县,年俸也有五百贯,而寻常百姓平均下来只有三十余贯钱,如此悬殊对比,若哪个官员还要贪墨,侵占百姓的利益,该杀还是不该杀?” “百官的俸禄,是朝廷给的吗?是朕的给的吗?不是!是百姓的赋税,是百姓的血汗钱!”赵顼骤然放大了声音。 朝堂之上,安静得出奇。 甚至能清晰听到呼吸与心跳的声音。 而那二十多名持反对意见的官员,皆将脑袋垂得甚低。 赵顼长呼一口气,接着说道:“官员贪墨,更多的是连带害命一起的,不但坑百姓口袋里的钱,而且还害百姓的性命,如此下去,何时才能让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患?” 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都明白官家的真正意图了。 说罢,赵顼走了下来。 “自即日起,但凡有实职的官员,月俸再涨一成,朕只求我大宋的官员们永不会祸害百姓,哪位臣子对此条例若还有意见,可找朕详聊!” 说罢,赵顼拂袖离开了。 “咳咳……” 韩琦干咳一声,道:“诸位,还站在这里干什么,都回家写奏疏吧,老夫可没胆量也没资格再让官家涨一成月俸。” 官员们纷纷恍然,再涨俸禄,那不是打官家的脸吗? 那二十多个反对的官员,恨不得钻进地里面。 他们自己都觉得太过于自私自利了。 他们除了要写一份拒绝涨俸禄的奏疏,还要写一份诚恳认错的奏疏,不然以后的仕途恐怕就危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