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_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 (第2/2页)

植红薯。

    千斤薯种,种了五十亩地,产量超过十万斤。

    亲眼目睹红薯的高产,留从效心里特别高兴,觉得盛世要来临了,庆幸自己归降了大明帝国,让泉、漳二州免受战事。

    蓝鑫给泉、漳二州的百姓免了土地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蓝鑫有想过让留从效来兴王府当京官,但考虑到留从效的根基在泉、漳二州,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特意让对方留在泉州为官。

    留从效主动上表,祈盼能够见到圣颜。

    既然留从效愿意来兴王府,蓝鑫自然不会拒绝。

    留从效来到兴王府当天,蓝鑫就把他招进皇宫,留他在宫中用膳,宰相钟允章作陪。

    吃饭时,留从效见到餐桌上摆着西瓜果盘,不解道:“陛下,这个时节怎么会有西瓜?”

    之前,留从效归降后,蓝鑫的赏赐中有西瓜种子。

    留从效见过西瓜,也吃过西瓜了。

    “留爱卿,看来你对朕还不够了解。”蓝鑫微微一笑,“朕拥有随身乾坤空间,你看仔细了……”

    蓝鑫心念一动,把手里拿着的筷子放入了随身空间,紧接着取出一盘荔枝放在餐桌上,说道:“乾坤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新鲜的水果放入空间,不会变坏。”

    “太神奇了!”留从效惊叹道,“陛下真不愧是天帝之子,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样的神器。”

    “这些荔枝拿去给留刺史品尝。”蓝鑫对站在一旁倒酒的宫女说道。

    “得令!”宫女应道。

    “谢陛下赏赐。”

    “留爱卿,你就不要和朕客气了,见到你身体健朗,朕高兴,保重身体,和朕一起见证盛世的来临。”蓝鑫举起酒杯,“来,钟丞相,一同共饮此杯。”

    酒宴结束后,钟允章和留从效一同离开皇宫。

    “留大人,恭喜。”

    “喜从何来。”

    “陛下很赏识留大人。”

    “微臣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诚惶诚恐,只求能够为大明国多出一份力。”

    “留大人可愿意留在兴王府?”

    留从效闻言愣了一下,盯着钟允章看了几眼,低声问道:“可是陛下的旨意?”

    “不,不,不……”钟允章笑着摆摆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睡觉了,明日再见。”

    得到蓝鑫的批准,留从效明日要参加早朝。

    留从效连着几天上朝,没有讲话,就站在一旁听着。

    1月10日。

    早朝散去,蓝鑫留下留从效一人。

    “留爱卿,你可愿意留在兴王府任官?”

    留从效没有犹豫,拱手施礼,答道:“微臣愿意。”

    “泉州的海外贸易搞的挺好的,市舶司的市舶使很适合你。”

    “微臣遵旨谢恩!”留从效跪下行大礼。

    蓝鑫连忙喊道:“留大人,快快请起,现在天气冷,别跪在地上。”

    ……

    隋朝之前,商业性海外贸易一般称“市舶”,进贡性质的海外贸易称“贡舶”。

    隋炀帝在洛阳定鼎门外设四方馆,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该馆隶属鸿胪寺,下面分设使者四人,其中南蛮使者主要负责南方地区对外交往,包括“市舶”“贡舶”在内的海外贸易名义上都由四方馆管理。

    不过,四方馆设置原则是“量事繁简,临时损益”,加之隋朝存续时间不长,所以海外贸易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把四方馆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海关。

    唐朝中期之前,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兴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

    在此背景下,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唐高宗显庆六年朝廷在广州设市舶使,总管海路方向的邦交和外贸,包括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为宫廷采购外国货物以及管理海外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等。

    在此之前,海外贸易实际上由各地方的行政官员兼管,新设的市舶使则由专官充任。

    市舶使设立后,唐朝政府虽然介入了海外贸易事务,但并没有把关税作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税收看待,设置市舶使的初衷更多是为皇家采购海外舶来的奇珍异品,所以市舶使在管理上多“拱手监临大略而已”,唐朝政府规定“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当时海外客商在广州的指定区域可“列肆而市”。

    五代十国期间,割据在东南的各政权大体也承袭了唐朝的做法,设立有博易务、榷货务、榷利院等机构,职权与市舶使一样,负责管理和发展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到宋朝。

    ……

    泉州是上州,泉州刺史,秩从三品。

    留从效成为市舶使之前,蓝鑫虽然重视海外贸易,也很重视市舶司,但市舶使一直由宦官担任,他没有提升市舶使的品秩。

    如今,蓝鑫赏识的留从效成为了市舶使,他这个皇帝提升市舶使的品秩至正三品。

    从三品,升至正三品,留从效的品秩提升了,算是升官了。

    留从效知道大明帝国的海外贸易很活跃,大明国主从仙界带回来的玻璃镜等物美名传播海外各国,很多海外番商为了获得这些宝物,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兴王府采购。

    对于新的工作,留从效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自己入土之前,能够为大明国主干一番事实,以报陛下对自己的赏识之恩。

    重生两年多时间,蓝鑫大力发展大明帝国的出口贸易,虽然随身储物空间里存着惊天财富,但他觉得单靠他卖这些产自现代的商品赚钱,大明的经济很难健康发展。

    重生之前,蓝鑫没少想到了古代,如何发展国力,特意在电脑里储备大量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其中包括提高瓷器生产率的技术。

    经过两年时间的大力扶持,兴王府的瓷器质量和产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明昊三年开始,瓷器成为大明帝国所有出口产品中单项出口额最高的。

    兴王府产的青花瓷在大宋首都开封府也成为了热销产品,售价超过大宋境内产的几种民瓷,官瓷除外。

    官瓷专供皇家使用的,不会流到市场上出售,没有价格,自然不好比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