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空间之无限人生_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 (第1/2页)

    李暖喜欢吃冰糖,没事往嘴里含一块。

    蓝鑫多次将李暖吃冰糖,猜测自己不在的时候,对方吃的更多。

    “以后少吃点糖,吃多了没好处。”蓝鑫提醒道。

    李暖闻言一愣,慌张道:“冰糖有毒?”

    “无毒!”蓝鑫笑道,“吃糖太多会导致龋齿,人还没老,牙齿就掉光了。”

    “我没有用牙咬冰糖,怎么会导致龋齿?”李暖不解道。

    “呃——”蓝鑫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解释道,“人的口腔里有很多微生物,微小生物,你可以理解成极小极小的虫子,rou眼看不到的,人吃了糖之后,牙齿上会残留一些糖汁,口腔里的一些微生物喜欢吃糖汁,吃的过程中,会损坏牙齿,一次没关系,次数多了,如水滴石穿,牙齿就坏掉了。”

    “此事是陛下梦游仙界时,天上的神仙告诉陛下的?”

    “可以这么说。”蓝鑫微笑道。

    “真想和陛下一起梦游仙界。”

    “朕也想啊。虽然朕是天帝之子,没有天帝召唤,朕无法梦游仙界。”

    “臣妾这辈子能一睹天帝的圣颜,死也值了。”

    “傻瓜。你放心,只要你当一个好媳妇,百年之后,你肯定会见到天帝的。”

    “仙界都有哪些神仙?”

    “不可说。”

    蓝鑫不想瞎编,就此打住。

    “仙女美吗?”

    “不可说。”

    “肯定很美!”

    “呵呵!”蓝鑫笑了笑,没有接话茬。

    “陛下,臣妾要喝水水口。”

    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里取出一杯温开水给李暖。

    “谢陛下!”

    李暖含化口中的冰糖,漱了几次口,每次都把水吞进腹中。

    “想吃点什么?”

    “不吃了。”李暖站了起来,“陛下陪臣妾去花园走走。”

    “好的。最近几日天气好,你应该多走出屋,多晒晒太阳。”

    “臣妾知道了。”

    “以后别吃冰糖了。”

    “一颗也不能吃?”

    “呃——”蓝鑫见对方一脸委屈的表情,微笑道,“五天吃一颗。”

    “好,我挑最大的吃。”

    “冰糖好吃?”

    “好吃,甜甜的,不腻。”

    “过阵子,朕抽点时间,用冰糖给你做点甜食,绝对好吃。”

    “谢谢陛下!”

    ……

    春去秋来。

    蓝鑫穿越重生后的第二个秋季。

    依旧是丰收的季节。

    到了十月,蓝鑫陆续收到大明各地州县官员传来的好消息,红薯大丰收。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境内的红薯产量超过四千万公斤,这是确切的数据。

    漳泉二州归附后,大明人口增加了不少,但不足200万,平均每人二十多公斤,算不上特别多,但也不少了。

    红薯,产量高,味道好,可以当饭吃,虽然和稻谷相比,红薯更难保存,保质期有限,不能吃一年,但对于农民而言,红薯绝对是根治饥饿最好的食物。

    红薯收获后,各地州县将一部分红薯拿出来出售,收入归各地政府所有。

    红薯的美名传播到后蜀、后唐和大宋等国,虽然大明帝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红薯出口,但这阻止不了商人追求暴利的决心。

    蓝鑫早就考虑到走私红薯的人肯定少不了,其他国家的当权者肯定会想尽办法获得薯种,所以,他没有要求严惩走私红薯的犯人。

    走私红薯被抓的人,会下狱,劳动改造几年,如果肯出钱接受高额罚款,吃一个月的牢房,就能提前出狱。

    ……

    番商将产自现代的玻璃镜、珍珠、人造宝石等商品带到了亚欧非各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都卖出了高价,获得丰厚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更多的商人加入到对大明帝国的贸易中。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的奢侈品出口额大增,财政收入也大增,破235万圆,超出了蓝鑫之前制定增长一倍的目标。

    大明帝国实施仁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吸引了境外百姓全家迁徙到大明定居。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明昊二年年底,大明帝国境内的人口不超过220万。

    风调雨顺,加上百姓积极开荒种田,粮食丰产,为了避免粮贱伤农,皇室拿钱出来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稻谷,稳定了粮价。

    大米的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文左右的价格。

    220万人口,235万圆的岁入,平均每人纳税1圆多一点。

    以粮价计算,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很高了。

    事实上,大明帝国高达235万圆的岁入和普通农民的关系不大,工商税是主要税源,大部分农民都没有直接交税。

    清源军归降后,蓝鑫搞了一次大变革,不仅免除了清源军境内未来三年所有土地税,同时免除大明帝国境内其他地区明昊二年的土地税。

    种地不需要交粮,也不需要交税钱,甚至盐税缩减至十分之一,生活必需品的税率都没有增加,百姓的开支大大降低了。

    在粮食丰产的情况下,皇室以保护价收购粮食,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卖粮收入。

    另外,大明帝国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很多百姓提供了赚钱的途径。

    收入增加,开支减少,净资产增加,各项仁政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了,幸福感爆表。

    “天帝之子德仁皇帝真是有德有仁的好皇帝!”

    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

    大明帝国境内,绝大部分百姓心中,德仁皇帝是个好皇帝。

    ……

    明昊三年,公元561年。

    元月初,留从效从泉州乘船来到兴王府,朝见大明帝国的皇帝。

    去年,留从效归降大明帝国后,得到优待,授以泉州刺史,掌管泉州的军政大权,并得到丰厚金钱物质赏赐。

    银币一万枚,金币一千枚,玻璃镜三面,宝剑一柄,珍珠项链三条,人造宝石戒指十枚,皇家印书馆出版过的所有书籍,薯种千斤,花生种子百斤……

    从未种过红薯的农民,第一年种植,能难获得高产。

    蓝鑫特意让皇庄里擅长种植红薯的一个佃户携家带口移民到泉州,给留从效打工,帮助他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