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山海录_第三十四章 红巾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红巾 (下) (第2/2页)

教主后继有人,他不能不为圣教再尽最后一份力!千叮咛万嘱咐,圣教这次绝不能再犯上次的错误,陷入江南这个温柔乡里。江南再富,龙脉却在北,占之无用,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啊!”

    一番话说完,另外两位护教法王尽数沉默。张天佑和毛一尘都是经历过三十年前圣教最辉煌时刻的,自然知道这话的道理。尤其是张天佑,他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关先生接着道:“哪怕是各位不想听,我这儿还要再说明一点,就是现在我们滋生了一种荒谬的自满情绪。这才起事几天?仗没打两场,却自以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我提醒大家,前几天的那仗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打仗,那不过是一些小冲突罢了,都是我们多年积淀,一朝暴起,打了新朝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新朝的真正实力还是在边军和禁军,我们还未曾和他们真正的一战!而根据眼下的形势,敌人已经开始积聚兵力,很快就要对我们的控制区发动攻势,他们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可以说都是新朝精锐,其战斗力远非往日的地方卫所军可比。而我们却必须打赢这一仗,只有打赢这一仗,我们才能真正树立起我们红巾军的绝对权威,才能真正赢得教民的信赖,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到圣教大业当中来,也才能彻底葬送王家的愚昧统治!”

    关先生的一番话声情并茂,如同一瓢冷水浇在了那些头脑有些发热的家伙头上,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起当前的形势。

    见刘六和另外两位法王脸上露出慎重的神情,关先生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如果还抱有轻慢之心,这后面的仗不用打也知道结果,那下场肯定是全军覆没。新朝肯定会痛下杀手,而且这次大新朝廷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必定会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诸位,”一直坐在上首静静听着,却没有发话的明王刘福通发话了,“成败得失都属于过去,不重要了!我们要着眼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短短十几天里,江淮千里大地已然沐浴着圣教的恩泽,几百万民众也将追随我们,共同感受圣教的博爱。”短短数句话,立即让议事大厅里气氛为之大变,众人的目光中都多了一分跳跃燃烧的狂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江南风光虽好,却非久居之地。中华大地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割据江南者,必定是梦幻开局,惨淡收场。为什么?盖因龙脉在河而不在江。我们要引以为戒,稳扎稳打,徐图缓进,等中原定鼎后,江南不攻自破。当然,现在不打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味纵容江南。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民喜从商,不一定是非用刀兵才能解决。”

    “江淮是我们的龙兴之地,一定要守稳,守好!上一次圣教起事,虽然转战南北,泽备东西,然而到了最后,竟无立锥之地。纵以师尊的天纵奇才,也不免当年饮恨大都城外!这说明什么?流动作战乃是大忌!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有了江淮这个稳定的后方,中原才是我们与王家一决胜负的战场!黄河此番改道,固然让百姓一时受苦,可真龙也因此出世,天命必定在吾等!”

    几段话语下来,说的众人热血沸腾,兴奋不已!

    “关法王!”

    “教主!”

    “关法王请回传右使。刘福通必将谨记前辈教诲,绝不故步自封,一切以圣教大业为准。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我尽付右使,希望右使能守好圣教龙兴之地,同时威压江南,可买,可换,可取,为圣教筹措军粮。圣教能走多远,就看右使在江左能站多稳。”

    “是,遵法旨!”

    “毛法王!”

    “教主!”

    “徐州,天下通渠之地。苏北鲁南虽是穷山恶水,但占之无妨。毛法王境界高深,法力无边!徐州刘家便交于法王,想必法王定能为圣教开疆拓土,定能一战功成,将圣教疆域推向东海之滨。”

    “是,遵法旨!”

    “刘六!”

    “大哥!啊,不,教主!”

    “教中皆兄弟,又何论你我?山东自古英雄地,曹州,兖州两地便交于你。泰山以南的鲁地就看你的了!”

    “是,遵法旨!”

    “左使,张法王。二位就陪着我一起去王家的老家逛逛,看看这长安的禁军到底是不是硬骨头!如今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只要我们出面登高一呼,民众必将望风景从!到时候,圣教雨露必能普济众生,使我百姓得以安享太平盛世之安乐!”

    话音刚落,大厅内几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面庞上涌动着兴奋狂热的光芒,“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呐喊声卷起阵阵波浪,从厅内到了院外,又从院外到了城里,仿佛要遍及整个大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