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爱情_决战金微山第二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决战金微山第二卷 (第4/8页)

    军人外出执行任务时候,各项补助会相应增加。

    作为军官,各项收入更是翻数倍数十倍。

    最后,汉军还有屯垦的习惯。这些收成,包括种地、养猪、打猎等,全都用于改善伙食了。

    充分的饮食,足够的营养,保证了汉军个个都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

    汉匈对抗300年里,仅就体质来说,汉军远强于匈奴兵。

    作为对立方,匈奴则rou丝多了,因为从小的营养不良,多数是歪鼻子斜眼,相貌猥琐。

    电视电影上对双方人物的选用,虽说有丑化,但是有历史根据的。

    饭菜熟了,李兰将煮熟的山鸡盛进木碗,全部端给王陵。

    王陵忍着辘辘饥肠,拒绝了。实际上,他是看到了李兰弟弟那双圆睁着的眼睛,从始至终一直盯着山鸡,口水毫不掩饰地垂出一条长线。

    这些山鸡,李兰吃了一只,其余都进了她弟弟肚子里。小家伙吃饱喝足,斜躺在王陵身边,沉沉睡了。这床,本就是他姐弟俩的。

    因为这个房间最热,床也收拾得最暖和,这几天就让昏迷中的王陵占用了。

    这晚,李兰爷爷像昨天一样,将被褥铺在木柴上,睡了。

    李兰睡在外屋,本属于爷爷的床上。

    ……

    数天后,王陵已恢复如初。

    李兰一家人、还有探望他的村民们,都没有问及他的来历。他们,只是表达对他的健康的关注和期盼。

    王陵参加了村民的一些劳动:砍树、打猎、驱狼……

    人群里,他是唯一的年轻男人,力气最大,每次收获也是最多。

    在这些劳动中,他以报恩的心态努力付出着。他要对得起这个村子给予他的救命之恩和种种照顾。

    在和村民的聊天中,他得知无名单于早在数月前就离开蒲类海,去了700里外的吉木沙冬牧场。

    吉木沙,曾经属于月支部落,后来又属于姑师国。因为姑师国屡屡叛乱,汉朝拆分它为8国。如今,这里是拆分后的八国之一的车师后国。

    东汉建国前后,车师后国一直作为匈奴的小弟存在着。直到16年前,汉军在耿秉指挥下,发动蒲类海战役,先是击败匈奴白山部落,又一战斩杀匈协军--车师后国军人6000多人,它才被震慑住,就此倒向汉朝。

    平时里,他们时常和匈奴眉来眼去。

    村民和王陵一致判断,无名单于和匈奴部队,应该只是路过吉木沙,不会久驻。毕竟,这儿不是他们的国家。

    至于下一步他们去哪儿了?

    是去伊犁河、乌伦古湖、或者青格里河?也就无从得知了。

    在哪里能找到无名呢?

    随着身体的康复,王陵告诉自己,必须要离开了;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可是他没有马匹。在茫茫戈壁滩上依靠双脚,只有死路一条。

    此外,他也能感觉到,李兰爷爷想留下他做孙女婿。他数次张口提出离开,次次都被老人家转移了话题。

    困难,无时不在。

    有的人,知难而退,望难兴叹。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普通人。

    有的人,知难而进,遇河搭桥,逢山开路,能够解决掉前行路上的一个个问题,最终达到目标。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成功者。

    王陵属于后者,在他的军事生涯中,他总是智勇并用,屡屡完成任务。

    村民告诉王陵,方圆200里内,唯有蒲类海北的一支车师后国军营里,才有马。

    “偷马?!”

    李兰爷爷看着王陵:你要走,我是留不住的。我只希望你离开时,带走李兰,无论是天涯海角,让她伺候你一生吧。

    李兰羞红了脸,跑出房间。

    王陵当即双膝跪下,向老人家承诺:诺,我愿与李兰甘苦与共。

    王陵和李兰举办了简单婚礼。这里特别说明下,古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有30岁,16岁结婚属于正常的。

    喜宴上,是一人一份饺子,以及盐煮野猪。野猪,是他们在山上蹲守两天两夜的收获。

    婚礼后的第三天,李兰爷爷借来邻居家的一匹小马,套上爬犁,载着这对新婚夫妇一路往北,驶向那座军营。

    两天后的深夜,他们来到目的地。

    该是分别时候了,李兰抱着爷爷痛哭失声。

    老人安慰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是大姑娘了。去吧,跟随自己的男人,照顾好他,相信他也会照顾好你的。

    说完,他转身,走向来时的路。

    王陵李兰潜伏对面的一处高约10米的小土包上,就是车师后国的军营。

    这里大概有10名军人。他们的数十匹战马散放在军营下的平地上,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雪地里的杂草。

    他俩挖出一个雪洞,钻进羊皮睡袋,吃着冻鹿rou~这是李兰爷爷用他仅有的钱,从一个村民手里买来的食物。他全部送给他们了。

    他们紧搂着对方,用彼此的身体温暖着。

    第二天夜里,果然大雪纷落。王陵一跃而起,连跑带滚来到马群里,选了两匹早已看准的好马,给它们系好马笼头马缰绳、披上马鞍马蹬。肥壮的马儿肚皮,被勒出了一道道皱纹。

    他们一人一骑,挥鞭向北疾奔而去。

    李兰用她流利的匈奴话,取得了沿途牧民和偶遇到的巡逻兵的信任。

    在聊天中,他们也得知,无名单于带着部众路过车师后国,随后往东去金微山东南、乌伦古湖了。

    肝肠辞玉辇

    形影向金微

    金微山,距此1000里。即现在的阿尔泰山。

    《中国历史大词典》“丝绸之路”条目下所述:“支线有出敦煌向北…由蒙古高原折向西南,翻阅阿尔泰山至中亚者”,即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大北道”。

    这里插入一句话,在内地人眼里,新疆到处都是牛羊马骆驼满地的游牧区。其实,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看法。

    实际上的新疆,多数地区是以绿洲为主的农业区。

    在新疆,游牧区屈指可数。

    这其中,位于阿尔泰山麓的阿勒泰地区算是之一。

    在阿勒泰地区的7个县市里,青河县的畜牧业所占比例又是最大。放到现在来说,青河县差不多算是新疆最后一个牧业县了。如进青河县,当地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基本完整的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传统特色。

    青河县,正处于金微山东南。

    金微山,你是最终目的地吗?

    决战金微山7

    继续东行路上,王陵和李兰遇到要投靠无名单于的一个小部落,于是作伴而行,赶往金微山。

    浮云护玉关

    斜日在金微

    金微山下,乌伦古河波浪宽。

    它又有一系列支流,包括大、小青格里河、查干河、布尔根河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