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牛二山(中) (第1/2页)
“那你现在还觉得后悔不?” 孩子他妈问道。 “现在肯定不后悔。” 杜牧摇了摇头。 “老村长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出去见识,能有所收获。 “而要有所收获,肯定要经历艰辛。” 杜牧道。 “那既然如此,就让他与你一起去吧。” 孩子他妈说。 孩子他妈的要求,杜牧一般都不拒绝。 “我担心阿揭有嫉妒心。” 杜牧沉吟道。 “不要担心,小孩这有种心正常。 “但我们孩子都是明理之人,能说得通。” 小孩他妈给吃了定心丸。 —— 次日傍晚,杜牧去找王麻子和二狗子商量出行细节。 还顺带去老村长那里拿了路引。 没有路引,就去不了城里。 杜布偷偷跟了爸爸出来。 看来他决心坚定。 “我可答应你。 “但你也要答应我。” 杜牧说道。 他脸色严肃。 “你要在路上听从我们大人的吩咐。 “你要坚持凭自己的双脚走完全程。 “你的“小松”鼠不能带。 “而鸡鸭等我交给你哥和阿开他们养。” 杜牧吩咐道。 —— “嗯!” 杜布郑重点头。 “暂时别告诉你哥和meimei他们。 “到时候我和你妈会解释。” 回到家,杜牧说阿布要和他一起出去。 这是因为,到城里可能要一个小孩帮忙打听消息。 这有助于帮助妈治病。 而家里只有杜布合适。 杜揭、杜开和杜锅都很羡慕。 但他们都没反对。 因为一个小孩帮忙打听消息,并不容易。 而帮助妈治病,则是天大的事情。 “我在城里一定好好干活。 “不给爸添麻烦。 “帮助mama找修士。” 杜布也适时地表态。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 天还没亮。 杜布就被爸爸从床上叫了起来。 “要出远门,到县城去了!” 阿布兴奋得没睡好。 被叫醒后还睡眼朦胧的。 草草地洗过冷水脸。 杜布清醒了一些。 轻声告别了mama,再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哥哥、meimei和在笼子乱窜的“小松”,杜布转过头,轻手轻脚地跟着爸爸出门。 再关上篱笆,杜布回头打量了一眼。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加油!奥力给!” 杜布给自己打气! —— 阿布小腿快步向前。 他试图追向前头的爸爸。 脚下的“小旺”正紧紧跟随。 狗是凡人居家和出行的必备,就好像修士的储物袋一样。 来到村头,王麻子和二狗子一样挑着担子在等。 他俩箩筐里装的主要是中草药。 只有爸爸在箩筐里放着不少精心烤制的猪rou干。 “走咧!小旺,阿布!” 二狗子打了声招呼,迈开大步,带头赶路。 后面跟着王麻子叔叔,最后是杜牧和小旺。 阿布则在中间。 —— 狭长的土路两边都是杂草。 杂草上有不少的晨露。 晨露打湿了裤脚。 路途上,大人腿长、步幅大。 大人迈开一步,他至少要走一步半。 大人慢慢走,他就要快步走。 幸好小孩腿快,倒也不太累。 大人们挑着担子,一边走一边说话。 他们仨说着一些家长里短。 这些平时在家很少听到。 大人的世界,果然和小孩不同。 杜布感觉很很有趣。 —— 小径沿着山腰一路往前延伸。 附近山峦起伏。 走了十来里地,东方开始出现朝霞。 前头是一个山脚。 山脚处有一个凉亭。 凉亭不远处有一个村落,正炊烟袅袅。 ““容家湾”到了,歇会儿脚!” 二狗子说道。 他和王麻子放下担子。 他俩从箩筐中拿出葫芦喝了口水,吃起了自带的硬梆梆的硬面疙瘩。 —— “来,吃!” 杜牧也拿出自己的硬面疙瘩吃起来。 其中一块扔到小旺脚下。 爸爸未理会杜布。 后者必须自带包袱和干粮。 爸爸出门前就交待,阿布必须干粮和水自带。 他要养成在外的独立生存能力。 当然,只要力所能及且必要,大人就会在自己困难时帮一把。 —— 硬面疙瘩很硬。 杜布拿出葫芦,就着水。 然后,咽下去。 吃完后,力气上来了。 四人经过了“容家湾”村外。 这村是mama的娘家。 mama的爸爸mama、自己的外公外婆曾经住在这儿。 但他们都死了。 老早就死了。 所以,这村的人,自己都不认识。 而这村里的狗,也都不认识自己。 他们狗吠起来。 小旺也试图转头回应。 “你们叫死啊!” 一声低呼声传过来。 大家耳朵发麻。 远远地,陶小天大爷站在村口。 刚才那声音是他发出来的。 他还朝着杜牧一行打招呼。 毕竟附近村落的人。 大家相互熟识。 更何况是见多识广的陶小天大爷。 —— 挥别陶小天大爷后,四人一狗继续前行。 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 它从山脚延伸,向上经过山坳。 如此反复不断。 途中经过了“涂家湾”,最后大中午时分到了“谷家湾”。 歇脚后继续往前行。 又经过了两三个垭口和“祁家湾”等好几个村庄。 这些地方杜布都来过或听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