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获奖名单 (第2/3页)
直到它在1955年进军美-国市场时,才发现“National”这个品牌早已经为其他公司所注册。 于是,“Panasonic”就横空出现了。 想到这个狗大户,江山立刻用胳膊肘怼了下古台。 可就在古铮铮转脸看过来的时候,他却已经迈出了脚步:“壮壮,你等一下。” 说完,他利索的给“乐声”的牌面上,粘上了一块同样大小的白纸。 为公平起见,也给金狮自行车的牌子上,糊上了一层白纸。 “拍吧,”干完这些后,江山退到了一旁:“记住要特写镜头。” “这是干吗?” 此时不仅是古铮铮,连戴局长都在摸脑门了。 “这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江山挨在古铮铮的身边,仿佛就是说给他一人听的: “等回去后,咱们就给松下那帮人打电话,记住态度要热情。” “给松下打电话?”蒋壮壮懵道:“干嘛呀?” “你就告诉他们,咱们报社准备刊登《工商报》的获奖通知了,”江山继续说道: “他们如果愿意打广告,咱们就标上奖品的品牌,并且附上图片,如果不愿意就一律写某。” “晓得了,”这么一说,蒋壮壮还能不明白:“如果他们不愿意,我就直接写荣获某牌电视机一台……” “聪明,”江山笑着点点头:“就这么干。” 他们这边话音刚落,一旁的古铮铮就一脸严肃的说道:“张路,记下了没?” “记下了古台。” 张路点点头,转身就指挥摄影师再拍一辑“白纸”牌电视机的镜头。 面对“松下”这一狗大户,江山和古台都很有信心。 自打今年7月,84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来华访问后,“松下”在国内的广告就变得更肆无忌惮了。 燕京王府井的一组30平方的玻璃橱窗,直接就让人民群众见识到了电影《追捕》里的所有家用电器。 什么滚筒洗衣机、嵌入式洗碗机……反正这橱窗一面世就处在了人民的包围圈里。 真要说起来,《东方都市报》和“松下”倒也有几分交情。 《东方都市报》的首次整版广告,就是余思归拉来的“松下”。 当时10万元的广告费,差点没亮瞎江海和蔡文升的双眼。 直到现在,也没厂家来打破这一纪录。 “放心吧,松下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这一会,特明白事理的戴局笑道:“实话对你们说吧,那松下不但赞助了奖品,还在我们《工商报》订了三期的广告。” “是嘛,”江山感兴趣的问道:“多大的尺寸?广告费多少?” 他明白,此时国内的广告费,对于“松下”一伙来说简直等同于免费。 “半个版面,”戴局伸出了五个手指头:“这个数。” 满意的表情溢于言表。 “五万?”江山睁圆了两眼:“不错呀!” 身旁的古台,已经羡慕的握起双拳了。 要知道这一会的电视台,可连报刊一半的广告费都收不到。 “你还真敢想啊,”戴局收回了笑脸:“五千!” “噢,”江山点点头:“还……不错,还不错。” “呼~” 古铮铮明显松了口气,不过他心里清楚,江山那小子收过“松下”十万的广告费。 那是个什么概念! 他此刻还不明白,一旦报纸的版面过大,就不能按寻常尺寸来收费了。 一般遇上这种情况,各家报刊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行量来狮子大开口。 在纸媒最鼎盛时候,很多报刊的广告位全都要靠竞拍的形式。 不然,还真能卖亏了。 就在江山和古台,各自展望明年的时候。 几位赞助商的领导,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直到这时,早已经紧张到极点的公证处同志,才按着胸口走上了主席台: “浦江市公证处宣布,《工商报》第一届有奖问答……正式开始,下面有请第一位抽奖代表。” 随着摄影家和照相机的跟拍镜头,松下电器的代表直挺挺的走到了抽奖箱的面前。 当男代表的手缓缓伸进抽奖箱的时候,台下的目光,齐刷刷的跟了上去。 大家都是第一次,这会包括江山在内,全都是一副既紧张,又好奇的表情。 当松下代表的手捏着一张纸片再次出现的时候,公证处的女同志紧张的报出了卡片上的一串号码。 并同时报出了纸片上的地址和姓名。 “恭喜这位来自浦江第一钢铁厂的黎某惠同志,……请携带户口本或单位介绍信……” 接下来上台抽奖的代表,是轻工局的许局长。 许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