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获奖名单 (第3/3页)
路过江山的时候,还对着他微微笑了一下。
他这一笑,立刻引来了周围的目光。 在一片无法描述的目光中,江山快速对许局说了一句:“保证完成任务。” 许局的脚步稍稍顿了一下,随后便在脸上扬起了亲切的笑容。 很快,第二台“乐声”电视机也已经有主了。 这个时候,一等奖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 直到此刻,市工商局的戴局长才满脸正色的走上了主席台。 紧紧盯着抽奖箱江山,丝毫没接触戴局的凛然目光。 当戴局厚实的大手捏出一张纸片后,公证处的女同志立刻朗声念道: “恭喜这位来自浦江译制片厂的邱某峰同志,在这次《工商报》的有奖问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奖品为18吋的乐声牌黑白电视机一台……” “嗯?” 古铮铮惊讶的嗯了一声,然后赶紧跟江山说道:“这不巧了嘛,一等奖居然还抽出了一位老熟人了。” “这个邱某峰,”江山表现的比他还惊讶:“不会就是我们熟悉的邱……” “嘘,”古台小声嘘道:“不是他,还有谁?你上译制厂再给我找个邱某峰出来。” “呵呵,” 直到这会,江山才和已经走下台戴局,微微对视了一眼。 在三个一等奖抽出后,之后的各级奖项明显被提速了。 轮到50只搪瓷盆和500支中华牙膏的时候,抽奖代表干脆就成把抓了。 连摄影机都识趣的盖上了机盖。 和台上的忙碌气氛相比,江山这一会正坐在许局的身旁。 没聊正事之前,他先对许局认真感谢了一番。 要知道,他那批15款的服装面料,在进出口纺织公司的帮助下,已经全部配齐了。 “许局,您这次可真帮了大忙了。”江山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我们之间就不要客气了,”许局颇有感触的说道:“堂堂一国连区区15个面料花色都凑不齐,你这事给我们狠狠上了一课呀。” 江山紧闭双唇,这一会的他绝不敢往外蹦一个字。 “你知道吗小江?” “什么?” “我们浦江连纺织带印染,共有四十多家企业,”许局似乎真被触动了:“可生产出来的花色,还不到3、40年代的五分之一……” “这个不好比吧,”江山笑道:“那个时期正是旗袍盛行的年代,花布的市场自然要大一些,现如今嘛……” “现如今怎么了,”许局收回了焦虑的表情,笑道:“你看着吧小江,等以后你再有面料需求时,我保证不出浦江就帮你解决了。” “那敢情好,我到时还去找您。” 江山这会再看许局,明显感觉对方和戴局不是一路人。 “你这个滑头,”许局指着江山笑了起来:“行了,快跟我说说,白猫那事……有门了吗?” …… 深秋来临的时候,天色暗的一日早过一日。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当楼下邻居家飘出一串娓娓动听的歌声时,正在饭桌上编写台词剧本的邱岳峰,忽然停笔了。 “爸,《三峡传说》开了,”刚刚还靠在床上看书的小儿子,一下就弹了起来。 知道这小子在打什么主意的邱岳峰,立刻阻止道:“最近,你别再去石叔叔家看电视了。” “为什么?”刚准备出门的小子,满脸问号。 邱岳峰的爱人,正坐在他对面缝衣服:“还为什么?你没发现人家都开始烦咱们了。” “我就看一小会,这《三峡传说》可好看了。” “一分钟都不行,”邱岳峰难得板起脸道:“回去看你的书去。” “噢~” 一见父亲真生气了,孩子也不敢再多啰嗦。 听着窗外不断传来的电视声,邱岳峰的爱人忍不住将窗户推得更大些:“这歌真好听,要能天天听见就好了!” “是呀,”邱岳峰苦笑了一下:“可惜我连台电视机都买不起。” 1979年的11月,正是央视的风光片《三峡传说》播出的时候。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在这部纪录片里唱了首歌,就是日后连上七遍春晚的《乡恋》。 “说什么呢,”爱人白了他一眼:“实在不行,咱们就再省点,争取明年抱台电视机回家。” “已经没有能省的地方了。”面对满屋的老破旧,邱岳峰只能摇头。 “怎么没有,”爱人趁机说道:“就那天你买得那堆报纸,我看就根本没必要。” “我那不是想……” 一对上爱人藏着话的目光,邱岳峰明显没了底气:“倒也是,我哪是那种有福气的人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