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500号航空救国的2b (第1/2页)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五章500号航空救国的2b1980年元旦的前一夜,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比往日丰富了许多。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谁家还不使着劲的挥霍一下。 浦江城的一条里弄,提着大包小包的邱岳峰,走的比往日带劲多了。 紧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 1979年的最后一天,邱岳峰的小女儿邱昊昊,在外派劳动了8年后,终于得以回城了。 “饿了吧昊昊,”邱岳峰疼爱的看着小女儿:“一会回家就开饭,你妈从昨天就开始忙了,整整一桌子好菜,都是你爱吃的。” “嗯,” 邱昊昊笑呵呵的应了一声,接着又开始打量四周。 仅仅是眼前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里弄,就够自己瞧一阵子了。 就在父女俩身后的大门合上的那一刻,邱岳峰17平方的小家里,立刻就传出了一声声不同往日的热闹。 挨着个的拥抱,挨着个的抹泪…… 直到冰冻的脚趾头开始有了些知觉的时候,邱昊昊的一颗归心才终于踏实了下来。 “小妹你快看,” 邱岳峰的三小子在一家人坐定后,伸手把电视机给拧开了:“我们家也有电视机了。” “这台电视机好大呀,”邱昊昊一眨不眨的盯着电视机使劲瞧:“真好看!” 只一会的功夫,邱岳峰和爱人已经给女儿的碗里添满了菜。 “以后伱天天都能看电视了,” 刚说完,邱岳峰忽然从电视机里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嗯?” 五斗橱上的17寸电视机里,正播放着一部全新的纪录片:《浦江啊浦江》。 跟随着一辆旅行大巴的视角,浦江城的各个知名地点一一出现在了电视机里。 说起来倒也巧了,邱昊昊这一会正好可以先跟着纪录片了解一下现如今的浦江城了。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旅游季节,我带着摄影机踏上了浦江的土地……】 …… 安和街的51号小院里,姓江的一户人家,此时也围坐在电视机前。 这一会电视机里播放的节目,同样也是《浦江啊浦江》的纪录片。 【西郊公园是1954年建成的,据说,在这展出的野生动物已经有280多种……】 随着解说声的不断响起,旅行团的镜头又来到了一座动物园里。 “这声音听着好耳熟呀,”江爸总觉得在哪听过:“杜丘,是杜丘吧?” 正坐在沙发上绕线球的吕晓,微微点了点头:“这部纪录片的解说员,就是我们单位的毕克。” “二嫂,”帮着吕晓撑毛线的江川,好奇的问了一句:“除了《追捕》里的杜丘,他还为谁配过音呀?” “我想想啊,”吕晓手里的毛线球,越缠越圆:“《尼罗河惨案》的波洛探长、阿凡提,” “阿凡提也是他配的音?” “他和邱岳峰,一个配了阿凡提,另一个配的是巴依老爷。” 【浦江可看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离开公园里的人们……】 纪录片里的镜头一转,一栋栋排列有序的高楼出现在了电视机里。 “三叔,”一直安安静静看电视的江小鱼,忽然指着电视站了起来:“三叔的房子。” “呀,”江妈这会也看出来了,她赶紧转头对着家里的几位喊道:“你们快看,这就是老大下午领我们去了地方。” “对对对,”江爸激动的差点把烟给扔了:“那就是老三家的楼。” 这也太意外了,下午自己刚溜达过的九栋高楼,没想到晚上竟出现在了电视机里。 而且,还给拍得更高大了。 “这就是老三新分的楼房?” 一向沉着冷静的江河与吕晓,赶紧仔细的瞧着电视:“看着还蛮高级的嘛!” “当然高级了,你们见过谁家有电梯的嘛?” “这地方是浦江嘛?” 江川和如画睁大了眼睛盯着电视,越看越觉得陌生:“怎么那么像国外呀!” 听了小女儿说的这番话,江妈笑得更开心了。 这一刻的江爸江妈,早已经忘掉了路边的农田和老牛。 就像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纪录片一样。 哪怕此时的万人体育馆正被块块农田包围着,却连一颗萝卜秧子也别想进入镜头的框框里。 随着徐汇新村九栋高楼的一路延伸,浦江体育馆也出现在了电视机了。 “你们快看,站在老三家的楼上,能清清楚楚的看见这座万人体育馆。” 【瞧,这座新建的浦江体育馆,可不能不看……】 毕克的解说声,恰到好处的重新响了起来。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钢琴配乐,但凡是浦江能拿得出手的看家建筑,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在了电视里。 这会再看看江爸和江妈的笑脸,那可真是要多灿烂就有多灿烂! …… “今年年头的时候,部分官员连护照和签证都分不清楚,” 烟雾缭绕的轻工局办公室里,许局长的声音正在迷雾中来回穿梭着: “在广-州,和香江商人进行商务谈判的人,被对方怒指无知透顶。 更让对方大呼心累的是,咱们国家五花八门的官衔。 到最后,实在搞不清楚的外商,只能从进场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官阶的高低……” 眼见许局长的语调越来越沉闷,江山一脸疑惑的看向了坐在身旁的黄华。 巧合的是,黄华同志也正一脸迷茫的看着他。 一番无知的眼神来往后,两人决定继续认真听讲。 “据香江一家报刊的粗略统计,内地竟找不出几个45岁以下、受过良好教育的干部。” 说完这话后,许局长的表情比平日里更觉着板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