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五章 第一梯队的集结号 (第3/3页)
ass='gcontent2'> 于是,从永乐大帝开始,明朝的在太和门上朝,清代的在乾清门上朝。 听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门不是殿。 再说明白点,就是坐在门外的平台上开会。 其实,无论外朝的三大殿有没有烧毁,皇宫上朝的地点都是在室外。 因为皇帝是天子,议事要堂堂正正、上达天庭。 到时候,九五至尊在上面坐着。 文武百官在下面立着。 无论风吹雨淋、还是酷暑严寒,都得保持这个阵仗。 “紫禁城里有句老话,龙椅不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如果不该坐的人坐了,必定会祸事缠身、后患无穷,”朱家溍继续说道: “袁世凯当然也听过这句老话,但最令他害怕的还不是这句话,而是太和殿龙椅上方一盏名为吊珠藻井的东西。” “吊珠藻井?”黄永钰问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朱家溍道:“吊珠藻井的做工十分精致,落在一般人眼里,它就是一盏吊灯。 但知根知底的人都晓得,它的作用有俩,一是镇火,至于二嘛, 据说,它里面有个口含宝珠的五爪金龙, 谋朝篡位的人只要不小心触碰了龙椅的机关,这龙立马就会蹿出来把假天子给灭了。” 胡院长呵呵摇了摇头:“这话也有人信?” “大多数人肯定不会信的,但袁世凯心虚啊,毕竟他这个皇上做得名不正言不顺,”朱家溍笑道: “在他看来,那盏吊珠藻井应该是一个连着龙椅的机关, 不知道其中奥秘的一但碰了,还真说不准就给灭了。 想来想去,他感觉这龙椅不坐也罢。 不就是龙椅嘛,自己花钱再做一把得了。 于是,太和殿的那张金灿灿的龙椅,就换成了一把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椅子。” 等时间来到了1959年,故宫在得知金銮殿上的龙椅居然是个替代品后。 当即决定撤掉假的,还原真的。 但故宫里大多数的人都没见过真正的龙椅长啥样。 这个时候,故博的领导把朱家溍找了过来,将找寻失传龙椅的重任交给了他。 接到任务后的朱家溍,很快在家里翻出了一张1900年的老照片。 凭着这张照片,在庞大的故宫里四处查找。 终于,在一堆残破的旧家具里,找到了这张龙椅。 但由于年久失修,又长期搁置,原本金灿灿的龙椅早已经不成样了。 于是,故博又将修复龙椅的任务交给了朱家溍。 “之后,我召集了几位一等一的工匠,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将这把龙椅重新放回了属于它的地方。” “三年?”胡院深知每行都不容易,但着实没想到修一张龙椅要三年时间:“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修旧如旧,不然不如重做,”朱家溍道:“但很多过去的老物件都没了,光是找寻修复龙椅的原材料,就寻了好久。” 黄永钰深知其中不易,但他这会更好奇的是:“椅子做好后,你没上去坐坐?” 三年啊,有多少机会! “我不敢坐,”朱家溍很干脆的摆了摆手:“你敢?” 黄永钰还真的琢磨了一会,然后:“我也不敢!” 屋里的几位,全都笑了起来。 在纷纷笑声中,病房的门被敲响了。 接着,瘦小的徐邦达,直着腰杆走了进来。 一脸惊讶的看着大家:“你们都在这啊!” 王世襄:“呦,徐半尺来了。” 朱家溍:“你不在故宫好好值班,怎么上这来了?” 启功:“那箱画整理完了?” 面对逼问,徐邦达依然是我,他这会只想问一句:“伯驹兄,你让我一顿好找啊!” 这一会,一等5床的高干病房里,我国文物专家的第一梯队,基本就算是集齐了。 这帮书画文物鉴定专家,绝不是后世的鉴定专家可以比拟的。 后世的书画专家,不会书也不会画。 而屋里的这几位,就不一样了。 他们不但善于用眼,还精于动手。 玩起书画鉴定来,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