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季风 (第5/5页)
他便自己泡在书里。为此,家里后来还单独隔了一个书房,那是父亲的天堂。如果是休息日,父亲可以端着一壶茶和一碟母亲给他准备的饼干在书房里坐上一整天。 木香小时候,父亲闲暇之余常常带着木香到书房读书,那时候木香还不知道父亲看的是哪些书,只觉得那几乎可以码到她膝盖厚的书是无论如何看不完的,即使想要看完,怎么说都要好多年。父亲告诉她,有些书看着很厚,读起来又很薄,最后读完就只剩下一张纸页的东西。可是,有些书很薄,读着读着会收获很多新东西,读一遍学习一遍收获一遍,可以学得很厚的知识,受益一生。木香很不解,为什么爸爸说一尺多厚的书可以读很薄,是读完一页就撕一下一页,最后只剩下一个书的封面吗?可是爸爸读书的时候也没有一页一页地撕书啊。还是说,他想多读两页,等凑够了五十页或者一百页再一起撕掉,这样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一页一页撕实在是太麻烦了。可是哪怕最后,父亲终于读完了一本很厚的书,也不见他把书撕掉,或者扔进垃圾桶。他只是把书页合上,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然后就把书放回书架了。小时候木香最期待的事情有两件:爸爸什么时候带我去游乐园玩和爸爸什么时候把书架上的书撕掉。前一件事父亲倒是常常实现,可后一件事,木香等了一个童年,也没能等到。于是她想了一个最合理的解释——父亲是怕撕书被母亲骂,所以才省了撕书的环节。毕竟,买书还是要不少钱的。 父亲并没有因为读了很多书而变成一个知识圈子里活跃分子,每次木香问及这个问题,父亲总是含糊其辞,一说他书看得仍不够多读得仍不够透彻,理解得仍不够深刻;二说他生性愚钝,看过的书便看过了,记不下来,也不会谈吐,不会辩论,所以和圈子里的大拿们自然无法相提并论。木香并不相信父亲的解释,她更愿意相信,父亲只是单纯地喜欢读书,喜欢阅读书籍时宁静安然的感觉,并不把读书作为一种炫耀的谈资,作为一种吹捧。父亲终究是太木讷了,好些人没怎么读过多少书就自以为是地到处宣扬,花钱买些噱头,或者频频地发表各种徒有其表的文章,看上去高大伟岸,实则无甚营养。偏多数人还不知其虚伪,毅然成为拥趸,不舍不离,是为虔诚信徒。不过,木香从父亲哪儿多少还是学到点儿东西的,人活一世,图一个自己心安理得,图一个内心清净,生活安宁。他和母亲只经营得过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所谓更广阔的舞台,还是留给所谓的弄潮儿去追逐吧。如果以后生养了一个孩子,木香定然会把这一条作为家训流传下去。虽然她学到的至高至深的道德真理从来对此类胸无大志之行为嗤之以鼻,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普通到还需要面对糟心的婚姻的普通人,普通到无什么才学,也无什么本领的普通人,谁还能要求更多呢!就像这天气,雨季之下,天晴上那么一时半刻,让人依稀觉得还有盼头,就已经十分难得了。谁也不会要求天一下子放晴,除非他可以无视这片干旱的土地对雨水的期待。 木香换了身休闲的衣服,把披着的头发扎了起来,便踏着一双拖鞋出门了。这个天穿什么鞋都免不了一身泥泞,索性就穿拖鞋任它雨打风吹去吧。她这样想着。若是苏东坡还在,想必也是这般凛然洒脱的气概吧! 为了省事儿,她甚至都懒得打扮一番,看上去十分随意。随意些也好,买菜又不是贵太太小姐逛珠宝首饰店,非得化一身浓妆,染个指甲,别个耳环,戴个项链,再配一口利利落落的普通话。古时候皇帝私访民间还微服从简,买个菜而已点染一身胭脂水粉未免太过招摇了,少不了被一些观念陈旧的老头老太太在背后指点,说什么搔首弄姿有伤风化的愚昧话,虽说对人没有什么实质的损失,可终究心里膈应,但碍于情面,对已经日薄西山的老人又无法苛责什么。这世界可以包容小孩子的无知和任性,也可以容忍老人的迂腐和顽固,偏是成年的大人,要受到自我和外界的万般刁难。 再说,让人看到一身精致打扮的小姑娘垮下脸来同淳朴的买菜阿姨讨价还价始终不太适合,到时候万一情绪激动,唾沫飞溅,更折了淑女的面子,实在不好。市井的生活,就得按着市井的规则走,一脸油头痘印黑眼圈大眼袋去同晒得黝黑的农户伯伯们砍价才算势均力敌。届时,这菜市才会热闹。木香很喜欢菜市场给人的感觉,吵闹嘈杂的同时又一切井然有序,商贩与商贩,顾客与顾客,买家与卖家,和睦融洽,各有所需又各取所需,偶尔还能建立深厚的联系。这才是理想的人间烟火气该有的样子,她在大学校园里五六年,几乎很少看见这样的情景。或许是年轻人都不怎么买菜了,又或许他们从不讲价,木香不知道是哪一个原因。年轻人从来不喜欢菜市这种混杂着汗水和吆喝的热闹,他们向往酒吧、歌厅和商场那种灯红酒绿、金光闪闪、纸醉金迷的热闹。 年轻人喜欢音乐,喜欢舞曲,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喝着酒,就着音乐疯狂,然后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耳。姑且称那种原地蹦跶、摇头摔耳的动作为舞蹈吧,那是他们喜欢的热闹。木香跟着朋友们去过几次,每次都被聒噪的音乐吵得耳朵疼,后来便再也没去过。那是一个她融不进去的圈子,那不是她喜欢的热闹,或许她与这个时代渐渐脱轨了吧。毕竟,二十六岁,要开始老气横秋地装作成熟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寻求短暂的新鲜。 拿上手机和钱包,木香想了想还是告诉了母亲她要出门。 “记得带把伞,等会儿估计还得下雨呢!”卧室里又飘出母亲的叮嘱。 木香回了句知道了,带了个遮阳帽子出了门。临走之时,犹豫再三,还是捎带上了雨伞。 密集云团因为气压差异,在某些地方会出现缝隙,不过随着气压梯度力的平衡,很快晴朗的天空又会大雨将至。她不知道什么时候雨水会来,但她知道,如果他说得没错,今天还会有雨。雨季就是这样,要断断续续地下两三个月。 前院里父亲栽下的几株白色牡丹被雨点打得七零八落的,正有气无力地耷拉在篱笆上,昨日还锦簇的花朵花瓣早已被打落到了草地上,偶有几片顽强的花瓣还搭连着,一副遭了大难的模样。唯一欣喜的,估计只有爬满了架子的葡萄藤。一整夜的雨非但没有浇灭它的神气,反而冲掉了叶片上的尘土,叫枝叶看起来更碧绿剔透,神采奕奕。至于几株已然过了花期的杜鹃和山茶,则捧着墨绿色的枝叶无声无息地待在角落,翘首企盼着明年春天时候的花开。 木香深吸了一口气,混合着泥土、草木气味的空气顺着鼻子进入她的胸腔,与阴暗得快要发霉的屋子里比起来,外面的一切显得是那么地生机勃勃。街道上的水哗哗地从排水口流入地下,它也许会流入河流湖泊,最后到达海洋,也许会流入一条地下暗流,在无尽的漆黑中沿着地底的缝隙慢慢奔流。而浅处的积水在阳光的蒸发下又重新变成了云,回到了天上。或许今天晚上,它又会化成雨滴降临到这片土地,它带着一身洁净而来,将脏兮兮的人间刷洗一番,又干干净净地回到天上。 世界就这样一日重复着一日,一年反复着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