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泥城越浜交锋 (第3/3页)
界权益为条件,换取列强对他们镇压刀会的支持,得到英美法的赞同。
此后,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后双方的交涉,大多是围绕如何攻打县城而进行了。 由于久攻不下,清军转而采取了围困和封锁的策略,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但要做到这一,最重要的是得到与县城近在咫尺的法租界的支持,而法租界也的确配合积极。 清军与租界商量后,英美法同意在法租界与县城之间修筑界墙,名为自保,实为围困刀会,切断刀会与外界的联系,堵死物质运输通道。 由于清政府同意法租界在洋泾桥南“永租地基”,并雇人在此强拆民居,为筑墙扫清障碍,法租界的态度大变,它首先在靠近县城北面的地方动工修筑界墙,当遭到当地居民抵制和刀会的反对后,爱棠强硬蛮横,要求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法**舰派兵支援。 县城靠近江边,一些物资直接从靠岸的船上卸下,运进城内。为堵缺口,清军命令所有船只一律不得停岸。 此举虽然使物资无以从江中输入,也使法租界外人出行不便,一些在虹口和浦东上班的外侨,本来坐船出入。如此则断了“出路”。 于是找到爱棠,要他抗议清军的这一举措,哪知公董局宁可贴钱补贴,希望他们遵从清军的指示。 城内无从得到外界接济,局势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 爱棠与英美领事协商后,颁布了三项规定。 其中之一是刀会不得携带武器出入洋泾浜一带,背弃了法租界以前的“中立”。 不久,法租界就祭出武力的法宝,与刀会兵戎相见了。 首先是法国舰队司令辣厄尔正式向刀会宣战。 时间不长,法军用炮轰开城墙。占领缺口。清军攻进县城,与坚守的刀会展开激战。 由于刀会作了周密的部署,清军死伤惨重,法军也在战斗中死伤数十人。史称“北门之战”。 面对清军和法军的联合攻击。以及日益严密的封锁。刀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 刀会与清军的战斗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状态。 后来爱棠根据情报,探得刀会将于当晚组织突围行动,竟连发两封快件通知清军在西门“严守”。导致刀会在突围行动中损失惨重,刘丽川等人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刀会起义被镇压后,清军与法租界弹冠相庆。清军统帅吉尔杭阿奏请清政府褒奖帮助镇压道会有功的法兵。 咸丰皇帝下旨,赏辣厄尔爱棠著绸缎各四卷,另赏给出力水师官兵银一万两。 在征得法国政府同意后,两人照单全收,从而为法租界参与镇压刀会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从长远看,在尚海刀会起义期间租界采取的武装“中立”政策,开创了租界不受外来武力侵犯的先例,影响极为深远。 一直到后来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英法租界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中立”,从而为其“国中之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麦轲一边过电影,一边看着克林不顿不厌其烦地为林则徐刘丽川等人解释情况提供意见,一起讨论协商行动细节,不复那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神态,不禁心中充满了感恩。 自己和众弟兄们的穿越,不但是自己的独特经历,也改变了诸多当事人的命运,别那些天国的天王和诸位大王,就是林则徐这样的满清大员,都离开了原来的生命轨道。 即使克林不顿,谁又知道他的这种投降天军不是对他本人的最大益处? 别的不,他现在至少谦卑下来,没有历史上的那些嚣张了。 几个人在麦轲的思考告一段落的时候,也结束了他们的战役策划制订,结果是一张纸。 杨休倾拿给麦轲一看,只见上面清楚地列示出时间地步骤目的,非常简明扼要。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对这几个人来,这不过是一个战役而已。 麦轲也没有废话,马上同意,让大家照此办理。 然后大家散开,分头行动。 通知吉尔杭阿的自然还老克。 老克也是急人所难,立马去见正在等得心焦的吉尔杭阿。 吉尔杭阿一听自己的建议得到美军的同意,高兴万分,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就塞到克林不顿的手上。 那个时候大概还没有严格的反贪法,老克偷眼一看上面的数字,嗯,一个一五个零,十万两银子?自己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值得冒险! 克林不顿二话没,把银票揣在兜里。 然后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两个人各自把自己的算盘打得噼哩啪啦,一个笑在脸上,一个笑在心里,约定今天晚上行动,一举拿下尚海县城。 晚上天色刚一黒透,全副武装的三营清兵,大约两千人,就来到了租界的西门。 这次清兵可算倾巢出动,只留几个老弱病残行动不良者看家。 攻占贼兵占领的县城,即可获得军功,又能掠夺财物,当然要奋勇当先,唯恐落于人后。 尤其知道这次行动,有租界中的列强相助,想失手都难,等于到那里拿县城的胜利果实,就更加踊跃了。 到了租界的西端,紧闭的大门悄无声息地打开。 守门的美军士兵肃立大门两旁,一手敬礼,一手向东挥出,让这些清兵通过。 等这些清军通过以后,大门又复关闭。 可是,就在关闭前的一刻,一群全身黑衣的人蹑手蹑脚地出了大门,没入无边黑暗之中。 虽然租界面积不,但是让急行军的清兵穿过,也不过是一刻钟时间。 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泥城浜,只要从这里过去,摸进城中,就大功告成! .(未完待续。。) ps:去年如白驹过隙飞马而逝,今年已喜气洋洋倘佯而来,虽然一路多风雨,但也偶然见彩虹;彩虹时与各位同侪共喜,风雨日偕几多好友同渡。人每天消瘦,书逐日增肥,思路仍清晰,文笔更犀利。码字若此,不亦乐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