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海归_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说陛下,您嘴角都压不住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我说陛下,您嘴角都压不住了! (第2/3页)

他已经为了统一思想致力了十几年的时间,接下来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大秦会顺理成章的消灭他们。

    黑暗的天空被撕开一道缝隙,露出了曙光!

    赵泗,大秦的太孙殿下,刻意的给了百家一条活路。

    没有人会为他们摇旗呐喊也没有人会为他们冲锋陷阵。

    那么诸子百家的生存环境就更加尴尬了。

    他们是学者,不是将军……他们甚至不如世家贵胄,世家贵胄起码还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毕竟始皇帝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目的,他的手段总是那样的直接那样的不容反抗。

    孔鲋藏书之事,只有几个亲近弟子知道,今日闻听心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秦覆灭天下叛乱的大喜日子,对于孔鲋这等人来说,是他们黑暗降临前的预兆,是看不到光明的开始。

    现在的秦国,只要愿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罢黜百家,覆灭百家之道统。

    而道家又崇尚无为而治,获得老大地位以后对于统一学术思想并没有太大兴趣,因此才给了儒家休养生息的空间,儒家走基层路线,最终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在汉武帝时期成功翻盘,并且吸纳了法家的优秀战术,直接罢黜百家,从此学术思想彻底形成了大一统。

    但是当赵泗开放学室地那一刻,孔鲋愿意赌一把!

    太孙殿下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

    是的,在孔鲋看来,赵泗一定是深恶法家深恶法吏鹰犬的。

    像这样仁慈圣明的君主怎么会喜欢这样一个群体以及这样的歪理邪说呢?

    “备车!取书!”孔鲋意气风发!

    门下弟子闻声惊喜莫名,纷纷上手,推墙倒柱!

    墙壁因此断裂而崩塌,露出埋藏于其中的竹简。

    “老师,是要去咸阳么?”

    “老师,您下定决心了?”

    “关中,法吏深耕数百年,群狼环饲,太孙殿下圣明,然于此地,却无臂住,合该入关,为殿下遮风也!”

    孔鲋怀揣着莫大的理想和骄傲发表了自己的宣言。

    李斯这样蛇鼠两端的人怎么能值得太孙殿下信任呢?像他这样的人,是不能好好辅佐太孙殿下的。

    同样的,关中都是歪理邪说鹰犬之辈,唯有我等,才可以为太孙殿下出谋划策,以避免太孙殿下走上歧途,把事情搞砸。

    “入关!”

    “入关!”

    有弟子欢欣鼓舞!

    入关!

    入关!

    不仅仅是孔鲋,也不仅仅是儒家!

    诸子百家,显学隐学,被法家挤压到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的学派,在这一刻空前的一致。

    招贤令没有让他们心动,但是赵泗公开表明的政治立场让他们为之欣然前往。

    大争之世!

    时值大秦已经一统,最后的动乱也已经平定。

    聪明人都清楚,这将会是他们最后一个机会,最后一个争取生存的机会。

    而恰好,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正是聪明人!

    “黄石公这是坐不住了?”

    官道之上,牛车缓行,黄石公卧于牛车,眼神懒散的看向后方跟过来的驴子。

    驴子上盘坐着仙风道骨之人,正是曾为始皇帝寻求长生药的卢生。

    “看厌了,准备回家……”满脸老人斑的黄石公打了个哈欠敷衍开口。

    “瞎说,顺着这条路走是去咸阳。”卢生笑着赶着驴子凑了上去。

    黄石公没搭理卢生,只是假寐。

    “老先生打算出仕?”卢生凑了上去继续开口问道。

    “也是,开放学室可是大事……莫说老先生,不知道多少神人都坐不住嘞。”卢生自顾自的说着。

    “还真让人想不到,你的亲传弟子不是才因为秦国而死么?”卢生笑眯眯的揶揄道。

    话里话外,正是说的张良。

    黄石公和张良的关系很隐秘,天下人没几个知道的,但卢生自有自己的渠道。

    “你去出仕辅佐太孙殿下甚么?吉凶占卜?还是长寿之道?老先生到底多少岁了?真活了有两百岁嘛?”卢生赶着驴子,不管黄石公搭理不搭理。

    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