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海归_第二百一十章 变法自赵泗而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变法自赵泗而始! (第2/2页)

定睛看去,只见一方小小的传国玉玺安安静静的立于其中。

    霎时间,心头一块大石头落地,惊慌换做惊喜,各种想法和猜测涌上心头,一时间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只是躬身行礼开口:“恭喜殿下!”

    “应该是恭喜李相!”赵泗笑了一下。

    “李相问起来汤泉的事情,不就是想问问孤的大父怎么看待嘛,现在李相觉得孤通过大父的考验了么?”赵泗笑眯眯的开口。

    李斯闻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通过,当然通过,大大的通过!

    传国玉玺都摆在这里了!

    这意味着,现在的赵泗,可以对政事进行最高干涉。

    哪怕是,废掉现有的秦律,重新编撰一部秦律!哪怕是取消郡县制,主持分封!

    有传国玉玺在,赵泗颁布的所有诏书都具备了最高的法律效应,道理上完全站得住脚。

    当然……赵泗清楚,其实没李斯意yin的这么夸张。

    说白了传国玉玺就是一块石头罢了,始皇帝的私印同样如此,充其量是更好看的石头。

    能发布文件,不代表文件就会被顺利执行。

    这些东西,赵泗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就像能够调动天下兵马的虎符,也只是名义上拥有这个权利,实际上真到王朝末年,哪有人吊你这个破虎符?

    “这……陛下当真甚爱殿下。”李斯略显不好意思的开口附和。

    “错,是孤做的好!”赵泗挑了挑眉毛。

    “开春以后,大父就会从汤泉回来,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多月的功夫。”赵泗笑眯眯的拿起来玉玺在诏书上盖章,同时附上始皇帝的私印,外加自己的印信。

    李斯作为丞相再盖一道章,就具备了最高法理了。

    理论上来说,没有比这四道印加起来更正式的文件了。

    “如此便可以晓谕天下了吧?”赵泗笑眯眯的看着李斯。

    “自然可以。”李斯点了点头。

    “那孤若是要废旧律立新律呢?”赵泗继续开口。

    “殿下……您是储君……”李斯眼前一亮,复又叹了一口气。

    储君,终究不是天子。

    这事,不是说有章赵泗就能办成的。

    废法立新,天底下恐怕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想什么呢?两个月功夫够干甚么?”赵泗怪异的看了一眼李斯。

    “起个头罢了,真做起来,大父都回来了,那便是大父的事情了,孤又不傻,这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就是加印了。”赵泗笑了一下。

    政策加印乃至于传遍天下,只是开始,不是说颁布一纸诏令就能直接落实的。

    颁布文件很简单,最浪费的时间无非也就是提前把新法准备好,另外打打舆论战。

    真正落实下去,又得重新普法宣传,官吏又要重新学习,一大堆事情,没个五年时间社会是适应不了的。

    政治风向最敏感的自然是三公九卿,最迟钝的就是天下黔首。

    二者对一道政令以及律法的改动信息获取时间,说一句相差十年一点都不过分。

    “殿下的意思是……”李斯眼前一亮。

    这么说来,始皇帝的态度已经近乎于可以肯定了。

    “总不能是孤夜入汤泉,把传国玉玺偷来的。”赵泗摊手。

    “其实孤倒是能明白大父的意思,但大父身强力壮,况且孤只是太孙,并不是太子。”赵泗沉吟着开口说道。

    “大父说是开春回来,实际上什么时候废旧立新,什么时候大父才会回来。”赵泗开口说道。

    赵泗哪能不明白始皇帝的用心良苦?

    论权势,论威望,始皇帝已经足够了。

    扶苏也足够了,欠缺底蕴的是赵泗。

    没有经历时间的沉淀,哪怕有再多光环都像是一颗流星。

    有些时候就是如此,人活着的意义甚至不如死了来的轰动和传奇。

    始皇帝不需要,扶苏或许需要,但赵泗更需要。

    哪怕说了再多,始皇帝依旧认准了一个事实,赵泗是太孙,不是太子,中间隔了一代人。

    始皇帝让赵泗随行处理政务,干啥都带着,现在又跑到汤泉让赵泗监国。

    说白了就是让天下人都尽快习惯一个事实。

    赵泗,是毋庸置疑的顺位继承人。

    哪怕,他只是一个生长在民间的私生子!

    没有什么是比露脸发号施令更容易刷声望和权威的事情了。

    至于这次特意跑到汤泉避开自己,赵泗心中也有猜测。

    变法是为了大秦,但变法带来的个人收益其实对始皇帝不重要。

    而变法,又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说到底,不可能几个月弄明白,说句不好听的,五年十年都未必能够顺利完成。

    这是奠定一国之根基,不可能像写小说一样,今天说变法,过个十天半个月全国上下齐调头。

    现代网络那么发达舆论反转还需要几天时间发酵呢。

    赵泗不可能监国一辈子,所以这么漫长的变法,归根结底还是在始皇帝治下完成的。

    至于自己大父想要的是什么?

    赵泗大概清楚。

    变法不可能再自己治下完成,始皇帝不可能为了给自己加强权威特意拖个几十年把变法留给自己。

    但不能在自己治下完成,却可以自自己而始。

    赵泗作为先遣者,他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

    废旧立新,颁布最高文件。

    接下来不管是谁将变法落实,天下人都会永远记得赵泗。

    乃至于几十年后,赵泗继位的时候,天下差不多也已经彻底接受了新法新规。

    换句话说,天下,提前了十几年已经变成了赵泗的形状。

    “大父不急……但是李相也得体量一下孤,小稚奴刚出生不久就随大父去了汤泉,总不能让我这个当爹的和儿子分别太久不是?”

    “殿下已经考虑好了?”李斯开口问道。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嘛,我倘若真将这传国玉玺供着,恐怕大父才会不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