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仲父别怪朕造谣,这关乎民心(求订阅) (第3/3页)
> 似乎没有什么遗漏了吧。 不知道这暗中的谣言和明面上的《长安月报》,会不会给仲父带来一些小小的“意外之喜”呢。 “先按照这个安排来作文吧,朕想到了什么,再与你说。” “诺!” 这两件事情都是背地里的“阴谋”,明天白天的“阳谋”才是重头戏。 “禹无忧,朕明日要出宫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吗?” “陛下,禹无忧不在此处……” 刘贺听到的是戴宗的声音,他有一些惊讶,但是旋即就回过神来了。 禹无忧真的不在这里。 自己最信任亲近的这个郎官,此刻在哪里呢? 刘贺突然发现,自己对禹无忧他们这些郎官的了解似乎少了许多,甚至不知道他们来了长安之后,住在何处。 就像身后的戴宗和李章一样,刘贺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是北城郭还是戚里,又或者是尚冠里。 住着什么样的宅子? 发下去的钱粮够不够日常用度? 在昌邑国的亲眷可有接到长安来? 他们在这长安城里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 …… 这许多的事情,刘贺竟然都一一忽略了。 等亲政之后,朕一定要将他们应得的东西,全部给他们。 “是朕记错了,明日的事情应该是由戴卿来安排的吧。”刘贺自顾自地说道。 “微臣已经与薛怯说过了,车仗、郎卫都已经准备妥当。”戴宗在心中确定了一下,接着说道,“陛下卯时出宫,先去大司农寺,然后再去西城郭的太学。” “好,如此安排很好。” “陛下,真的不用去丞相府和太常寺吗?”戴宗再次问道。 “等待上计核报的郡国官员都会被集中到太学去,所以丞相府就不用去;而太常寺并无太多要立刻处理的政务,亦无关紧要。” “如今这重中之重,是征收租赋之事,此乃大司农该管之事,因此,朕要先将大司农田延年安置好。” 安置好,自然不是字面的意思,或者说比字面意思更可怕许多倍。 听话,就让你继续当大司农;不听话,就让你去当大农民。 “微臣明白了。”戴宗再为提出异议。 此时,一轮明月从东城郭偏北的位置逐渐升了起来。 那近乎于圆形的皓月一点点往上爬,犹如一个完整无缺的白玉盘一般皎洁。 不只像玉盘,还像玉兔、像玉蟾。 很快,这缓缓升起的明月开始像大地投射一片清冷的光。 在这片光照之下,整个长安城的轮廓逐渐显现了出来。 不知道为何,刘贺越发觉得这座城市像一只躺平了的巨兽。 沉静、冷酷、不苟言笑,吃人不吐骨头。 让人不寒而栗。 而未央宫就是这头巨兽的头。 现在,站在未央宫高处的刘贺,觉得自己似乎与这头巨兽融合在了一起。 周身恶寒。 刘贺不禁紧了紧身上的大氅。 “朕要回宫了,你们也早点歇息,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诺!” 一夜在无话。 …… 翌日清晨卯时之前,刘贺先在温室殿见到了领尚书事的丙吉。 后者将这前一日尚书署中收到的章奏分类上报给了天子。 都是一些不甚重要的事情。 仅仅两天的时间,暂时还看不到太多重要的章奏吧。 有丙吉和张安世等人坐阵,又有天子的权威,刘贺觉得自己能把朝政逐渐地控制在手中。 只不过,现在的时机有一点敏感,刘贺不能出任何的差池。 所以,如果霍光愿在辅政大臣的位置上多呆一段时间,让刘贺能更从容一些,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这也是刘贺给大将军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因为丙吉带来的章奏不多,也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刘贺不到一刻钟就全部看完了。 “朕没有什么要说的,这些事情,丙卿就按照以往的成制来处置吧。” “诺!” “丙卿,朕有一事想问你。” “微臣洗耳恭听。” “朕今日就要出宫去巡视大司农和太学了,此举是不是有一些孟浪和癫悖?” “陛下是大汉天子,而大司农和太学又都是大汉的衙署,陛下亲往巡视,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是,仲父恐怕会更为不悦。” “陛下行事,只需考虑是否能让天下和百姓得利,大将军悦还是不悦,并不重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刘贺默默地说出了这句话。 丙吉定然是没有听过这句话的,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不无赞赏地说道:“陛下胸怀天下,有明君风范,微臣佩服至极。” 刘贺顿时感到心中十分畅快,那郁结其中的最后一点块垒也消散了。 既然已经定了下来,那么只管去做就好了。 只要为了天下,为了大汉。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好,那朕即刻就出宫!” 卯时,天子车仗浩浩荡荡,从北阙而出,朝位于长安东北角的北阙甲第驶去,那里正是大司农寺的所在。 天子的还击来了。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