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领导要造反! (第1/3页)
“王爷,鳌拜的几万兵马布置在凤翔一带。” “而我军足有十万之众,且和鳌拜麾下的新兵不同,我军俱为百战之余,精兵强将。” “以我军的实力,直接以堂堂之阵攻破凤翔杀入关中平原,而且拿下西安,兵出潼关,恢复天下就是了!” 大将胡守亮率先开口,博得一些吴军的将领的认同。 现在吴三桂麾下兵马的精锐强度可谓是天下之最了。 这么多精兵强将如果不考虑其他,单论精锐程度甚至连孙国主的驾前军都比不上。 毕竟驾前军已经初步扩充至五军四十二镇,极大地稀释了老兵老将。 而吴三桂的麾下却是清一色的老兵。 单从将领来说,吴军老本有胡国柱、夏国相、王屏藩、胡守亮、高得捷、韩大任等人。 从属的绿营精兵中有李本深、郑蛟麟、张大元等人。 新收编的西营兵马中有:马宝、马唯兴、吴子圣、杨武、祁三升、许名臣、高承恩、郝承裔、王有德、杜子香、王兴等人。 这么多将领中就没有一个不能打的! 兵马精锐成这个样子,似乎直接平推是可行之策。 然而一道声音却传了出来。 马宝拱手道:“王爷,我军兵马虽众,将士虽精,但鳌拜也不是好相处的人,更何况鞑子依托于凤翔重镇,以雍水为防线,排兵布阵颇为严密。” “我军虽有十万精兵强将,可红衣炮尚在路途,想要打破凤翔重镇只怕还是有些冒险啊?” 此言一出,吴三桂瞬间就皱起了眉头。 吴军虽然打到了这里,可是仗着的却是浩浩之阵以及自己在陕甘的十年经营。 而攻城利器红衣大炮却由于路途遥远现在还没有运出秦岭。 没有足够的红衣炮就去硬啃鳌拜设置的防线,似乎也不是那么好赢的。 “王爷,淮国公说的不错,昔日我跟随晋王东下广东,就是因为没有红衣炮,所以顿兵于新会长达半年以上,最终师老兵疲,黯然而退。” 吴子圣也叹气道:“没有红衣炮想要打下凤翔这种重镇,只怕我军虽然精锐但也难以为继啊!” 昔日李定国带着四五万老本东下广东,沿途王兴、陈奇策等人义军群起响应。 各路明军号称二十万之众围攻区区一个新会,但最终打了大半年还是黯然而退。 其原因就是因为李定国的军中缺乏足够的红衣炮。 新会城中就只有吴进忠、由云龙等千把两藩精兵在督战,外加一些绿营部队。 可就是这么点人硬是让李定国那号称二十万的大军无可奈何。 对比孙国主的数万驾前军一日击破徐勇坚守的辰州。 不是李定国的老本不能打,而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李定国兵败之时,丢下的红衣炮不过区区十三门到二十门之间。 要是他能够在广西造出几百门红衣炮,半年的时间新会守军就算是轰也该轰完了。 而今吴三桂劳师远征,也是处在无炮可用的境地。 但靠沿途缴获的红衣炮想要攻破凤翔坚城这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吴军众将闻言后也是凝重了起来。 攻城战有炮和没炮可是天壤之别。 李定国昔日面对新会的几千守军,数万老本,二十万各路人马,硬是打了大半年没打下来。 现在吴军虽然有十万精锐,倍于李定国的实力。 可凤翔的城防和守军也是远强于新会啊! 这要是打个大半年吴军就直接厚礼不急,饮恨西北了! “马宝,我军虽强但强攻鳌拜的防线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你心中可有计策助本王拿下关中啊?”吴三桂沉声道。 西营降将中吴三桂对马宝可谓是颇为重视。 对于这位久经沙场的悍将,吴三桂自然得另眼相看了? “王爷,末将认为鳌拜率主力在凤翔依托地利阻击我军。” “我军可以使用斡腹策略,派两支兵马北上,一军略陇右,收甘肃,以为后方。” “一军攻平凉,下固原,进取陕北,而后南下直插鳌拜后方。” 马宝侃侃而谈道:“若是如此,我军收取陇右、甘肃、陕北后,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