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领导要造反! (第2/3页)
甘大部已为王爷所控,对鳌拜控制的关中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而后我军偏师南下直取西安,鳌拜将成为第二个李自成也!” 砰砰砰―― 一道鼓掌声响起,吴三桂哈哈大笑道:“孤得马宝,如虎添翼!” “昔日李自成依托潼关和多铎鏖战,而阿济格则同本王从陕北南下直插西安。” “闯贼最终不得不放弃陕甘从商洛仓惶撤退。” “如是按照马宝之策,鳌拜必会步了李自成的后尘!” 关中虽险,但也要看是对那个方向。 如果面对关东地区,那么潼关天险自成天堑。 但吴军此时却是从西边冒出来的。 广阔的陕甘大地,足可让关中四面漏风! 后世王辅臣反清后就是回到自己的根据地平凉,而后收取陕北,对关中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地。 若不是张勇四人从甘肃、宁夏等地拿下,抄了王辅臣的屁股。 咱大清只怕会失去整个陕甘被吴军完成破局啊! 而今面对鳌拜的风险防线,缺乏大炮的吴军采用斡腹策略,待龙右、甘肃、陕北一失后。 吴军将从西、北、南三面包围关中。 令这八百里秦川四面漏风,等到那时胜利自然不言而喻了。 “王爷,昔日蒙古人南下之后,从陕北、凤翔两面渗透关中,令金朝的关中之地变成了一片死敌。” “现在我军也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让鳌拜手中的关中四面漏风,处处受敌!” “若是鳌拜不愿意和我军决战那么便直接放弃关中退保潼关,若是他执意坚守关中,那么我军便可在这八百里秦川一支歼灭满清的陕甘军团!” 王屏藩等人纷纷开口都赞同了马宝的方案。 “好!既然如此,那鳌拜喜欢跟咱们耗,咱们就在宝鸡跟他耗!” 吴三桂中气十足道:“马宝、祁三升何在?” “末将在!”马宝和祁三升连忙拱手。 “孤命你二人统兵两万,从宝鸡西进,尽取陇右、甘肃,为我军开辟新的粮饷来源。” “而后北上和本王的另一支大军在陕北会师,南下力压关中,威胁鳌拜的后路!” “末将领命!”马宝和祁三升连忙拱手。 “王屏藩、吴之茂、王进宝何在?”吴三桂的第一道命令下出,再次开口道。 “末将在!”三位大将皆拱手。 “孤以王屏藩为帅统兵三万北上攻取平凉和固原,一旦得手尔等可迅速进兵陕北,收取延安和榆林,待马宝军至。” “王屏藩你可率五万大军直插西安,效仿阿济格旧事,令鳌拜进退失据,首尾不能兼顾!” “请王爷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王屏藩三人拱手道。 “好!孤就带着剩下的五万兵马在宝鸡和鳌拜的主力隔河相望,看看是谁最先沉不住气!” 吴三桂信心满满,哈哈大笑道。 “王爷,鳌拜麾下的兵马虽然不少但是根本不经战,我军收取陕甘各地,若是他的主力不出,那么陇右、甘肃、陕北必定落入我军手中。” “若是他的主力出动,则正好可以给我军野战的机会!” “只要打的是野战,以我军之精必胜无疑!”祁三升见状眼神犀利,自信满满道。 “有诸位相助,本王何愁大业不成啊!”吴三桂也是开怀大笑,信心十足。 他麾下的将领本就能打,再加上这么多西营兵将,的确他这位周王有足够自傲的本钱了。 历史上祁三升等人其实也不比马宝差,甚至他麾下的兵马还胜于马宝,被称为滇南诸营之最。 只可惜在三藩之变之前这批西营悍将大多死了,只剩下马宝、高启隆等寥寥几人参与到第二次反清事业中。 最为可惜的当属白文选,这位西营都督级人物,在三藩之变前夕正好病逝。 要是再挺挺,说不定吴三桂一反,白文选一激灵,吴三桂麾下就有足够重量级的人物能够独挡一面了! 不至于让王屏藩和吴之茂在陕甘战场上屡次被张勇这帮人击败。 吴三桂的策略迅速敲定,自知兵贵神速的吴三桂在磨蹭了大半年后终于迅速行动起来了。 马宝和祁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