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三百三十二章 孙可望:定大号,建新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孙可望:定大号,建新朝! (第2/3页)

/br>    “现在整个南方海晏海清,四方无事,人人都在歌颂国主的恩典啊!”方于宣连忙道。

    “国主还不止如此。”礼部尚书任也开口道:“经过大半年的准备。”

    “国主诛妖记,国主荡寇录等评书全面推行,在老百姓的心中国主宛如神灵一般。”

    “更有官府组织的戏班在各地迅游,不断地向百姓述说着国主的功绩。”

    “新铸造的国主银元也全面在江南流通,波及了南方各省。”

    “眼下百姓心中只知有南京的国主,不知有昆明的朱皇帝啊!”

    孙国主闻言颇为满意的点头,现在的形势一片大好。

    自己登基将再没什么阻力了。

    既然如此他孙可望也不陪咱大明朝玩了,自个登基得了。

    “自孤联明抗清以来,篡位之说层出不穷。”

    孙可望冷笑道:“只可惜,朕之天下乃是自己一刀一枪,一寸一土打下来的!”

    “朕还是那句话,朕之江山取自鞑虏,而非朱明!”

    “朕非大明臣子,未食君禄,未得君恩。”

    “虽有联明抗清之举,虽有监国秦王之封。”

    “可联明抗清之举乃是联明,监国秦王之封乃是自致!”

    “朕从来都不是大明臣子,这天下也早已不是大明的天下。”

    “朕为九五何须篡位,何须禅让啊!”

    孙可望说的没错,自古得国最正的号称是朱元璋。

    可就算是朱元璋一身的污点都不少。

    孙可望最不齿的就是老朱跪舔蒙元臭脚,丑化他昔日的红巾军战友了。

    刘福通、徐寿辉、毛贵、明玉珍、彭莹玉、芝麻李这些人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袁宗第、刘体纯一样。

    虽然在红巾军中的确有不少恣意破坏杀戮的匪寇,但其中也有很多人军纪严明。

    比如毛贵屯田于山东就宛如孙国主大治云南一样。

    在乱世之中给老百姓开了一片乐土,这是莫大的功绩。

    然而在朱元璋下令编撰的《元史》里,除了给郭子兴留了点面子之外。

    老朱曾经的主君韩林儿以及他曾经的同袍兄弟们,全都是“贼”!全都是“寇”!

    而镇压他们的元军和地主武装反而是“官军”,是“义兵”。

    红巾军进攻叫“犯”,元军进攻叫“讨”,红巾军破城叫“陷”,元军破城叫“复”。

    元军将领被红巾军击毙了,叫“遇害”,红巾军将军被元军击毙了叫“除贼”!

    明明知道毛贵在山东屯田活民无数,老朱依旧斥之为反贼、流寇。

    明明知道脱脱等元军将领屠城无数,老朱却依旧称之为忠臣、良将!

    他孙可望可不学朱元璋的这一套。

    明明自己打下来的天下却要去捧蒙元的臭脚。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些造反的领袖。

    孙可望作为他们的继承人,他们的后来人,自会为他们正名。

    至于大明朝爱咋咋滴。

    反正他孙可望从来没从大明手上收到过一两银子的俸禄。

    在安龙那可是孙可望供给永历朝廷钱粮的。

    是大明朝欠了他钱粮,并不是孙可望吃了大明朝的钱粮!

    虽然咱大明对孙可望有监国秦王之封,可是事实是什么样的,世人自有定数。

    这个秦王爵位,那可是孙可望派兵自己要过来的。

    要是永历当初心甘情愿地封了自己为秦王。

    那么孙可望的确欠了大明朝一份情份。

    然而很可惜这个秦王爵位是他自己弄到手的。

    而且事后南明的衮衮诸公们对他口诛笔伐,又煽风点火。

    最终造成了孙李内讧,让他孙可望沦为了丧家之犬,整个抗清大业几乎毁于一旦。

    所以从来就只有大明朝欠他孙可望的,他孙可望可不欠大明朝什么的!

    要不是他孙可望当初接纳了永历朝廷,打出了联明抗清的旗帜。

    早在1651年咱大明朝就亡了呢!

    哪有后面的什么事?

    “国主说的是,国主先是以云南而争天下,后又在广西另开局面,以区区数万残兵败将,历时三载最终拿下了这江南半壁。”

    “又推行营庄,岁入一亿,屯兵练勇,得百万雄兵,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