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三百四十七章 行北辽旧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行北辽旧事 (第1/2页)

    他要是早点打定投降的注意就不至于如此了。

    现在西贼已经攻城,无论如何都得先顶住这波攻势。

    否则他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

    轰轰轰――

    上千门红衣炮齐齐开火。

    六磅、十二磅、十八磅、二十四磅。

    各式红衣炮在秦军炮手的cao纵下疯狂地对徐州城倾泻火力。

    而运河上的那一艘艘船就是他们火力的保障和来源。

    轰的一声。

    一处徐州城墙崩落,行成了一片斜坡。

    轰的一声。

    一名八旗兵被炸开,变成了一滩烂rou。

    在上千门红衣炮的猛烈轰击下。

    数以万计的炮弹落入了徐州城中。

    把清军炸得鬼哭狼嗥,哭爹喊娘的。

    “千门齐轰,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回啊!”

    龙辇上孙可望举着望远镜意气风发道。

    自红衣炮诞生以来,还从来没有千炮齐轰的场面。

    欧洲战场上,不过是几十、上百的规模而已。

    哪怕在以前的东亚战场。

    满清和大明动用的火炮也不过这种规模。

    待满清入关后,随着战争烈度的不减反增。

    孙可望与满清,郑成功与满清之间的炮战倒是越来越壮观了。

    可是上千门红衣炮一起开火的场面,此次徐州之战还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在这个时代,千炮齐轰的意义不亚于后世的千机大轰炸!

    轰轰轰――

    秦军的炮弹仿佛无穷无尽一般,不断地砸向徐州城墙。

    在猛烈的轰击下徐州城墙出现了大量斜坡。

    随后一杆杆小旗舞动。

    驾前军的炮手迅速按照旗语将火炮集中轰击于斜坡。

    一颗颗二十四磅和三十二磅的巨型炮弹轰出。

    轰的一声巨响。

    一处徐州城墙彻底崩塌形成了一处缺口。

    虽说古代的城墙很难被火炮轰开。

    甚至后世现代大炮也没有直接轰开过城墙。

    可是量变引起质。

    质量不够可以用数量来补!

    没有什么是一发三十二磅炮弹解决不了事情。

    如果有那就两发。

    两发不行十发,十发不行一百发!

    就算徐州城墙再坚固,在驾前军如此数量的红衣炮轰击下早晚也会被轰开的。

    很快整整五处缺口出现在驾前军的面前。

    而在长时间的轰击下,驾前军的各式红衣炮也因炮膛发热无法再继续开火了。

    孙可望见状挥了挥手。

    龙辇周围,一杆杆龙旗舞动。

    先是暂编镇、新编镇,再是整编镇。

    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的驾前军发起了对徐州城墙的凶猛进攻。

    “堵住!快给我堵住!”

    爱阿星见状连忙大喝,带着自己的亲兵迅速前往封堵缺口。

    然而一台台云梯架上。

    一杆杆火枪开火。

    一张张弓箭发矢。

    一名名士兵冲锋。

    在二十万驾前军的猛攻下。

    大批士兵或靠着云梯登上城墙,或借着缺口冲进城内。

    整个徐州城防迅速崩溃。

    “哈哈,陛下,我驾前天兵一鼓而下徐州。”

    “定叫宣统小儿,孝庄婊子丧胆!”张虎兴高采烈道。

    “那是自然。”孙可望微微一笑放下了自己的望远镜。

    很快徐州城内的抵抗停止。

    爱阿星打着白旗试图投降。

    但是驾前军根本没有理睬,尽屠了城内的满蒙兵。

    待做完这一切后孙可望的龙辇进入了徐州城中。

    拿下徐州后,孙可望的东路主力沿着运河继续北上。

    兖州、济宁、曲阜等地迅速落入驾前军之手。

    而辽王冯双礼也带兵穿过英霍山区。

    十万驾前军,六万披甲杀入汝宁府。

    罗山、真阳、汝阳等地尽入他手。

    而在另一处。

    十万大顺军,六万八千余披甲。

    在兴王李来亨的带领下也从襄阳北上再次杀到了南阳城下。

    “全军攻城,我倒要看看,鳌拜还能第二次来救南阳吗!”

    南阳城下,李来亨大喝一声。

    命令大顺军发起了对南阳的第二次进攻。

    经过三日的激战后。

    大顺军破南阳,贾汉复拿着佩刀咬咬牙最后还是选择了投降。

    河南一省仅存的万人披甲在南阳全军覆没。

    孙可望的数十万兵马以势不可挡之势。

    迅速歼灭了满清的徐州军团和南阳军团。

    令满清在潼关以西,黄河和大清河以南,再无任何一支成建制的兵马可用。

    一时间淮北、山东、河南。

    驾前军以惊人之势迅速鲸吞。

    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送往北京。

    令满清举朝大震!

    “我大清这是要完了!”

    内政王大臣会议上遏必隆苦涩无比,唉声叹气。

    “事到如今,诸位都说说,我大清该如何是好!”孝庄带着宣统小皇帝叹气道。

    “太后,已经别无他法了,待鳌拜带兵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