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行北辽旧事 (第2/2页)
来。” “咱们集中力量收复辽东,如此一来我大清才有活下去的希望!”遏必隆拱手沉声道。 “遏必隆,让鳌拜从陕甘撤兵的诏书已经下达。” “只是,万一我们夺不回辽东。” “我们满人又该怎么办?”孝庄郑重道。 现在咱大清已经集中所有力量投入到辽西和张胜作战了。 可是张胜这个西贼却是孙可望麾下的第一猛将,其威势远胜于王辅臣。 甚至隐隐约约间也超越衡阳大捷后的李定国。 张胜蹶了名王,虽然济度不如尼堪。 可是张胜却带着八千骑兵打平了草原。 又裹挟了十万乌合之众攻占了辽东。 挖了我大清太祖太宗的皇陵! 更是消灭了敦拜,一直打过了大凌河。 他对我大清造成的威胁,造成的伤害已经连昔日的李定国都比不了了。 而今我大清最后的几万兵马正在松锦与之作战。 不要说击败张胜,收复辽东,夺回咱大清太祖太宗的皇陵了。 就算是抵挡住张胜的攻势都非常艰难。 要是鳌拜从陕甘回来依旧夺不回辽东。 那么我大清又该何处何从? “太皇太后,切勿未战先言败。” “待鳌拜从陕甘折返,我大清十万大军齐聚辽西,必能一举收复辽东!”遏必隆强打着精神道。 孝庄闻言苦笑了两声。 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我大清十万大军齐聚辽西。 鳌拜能从陕甘带回来两三万人就不错啊! 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我大清那来的十万大军啊! “遏必隆,哀家是问你要是辽西再败,我大清该何去何从。” “到了现在,其他的话就不用说了。”
“哀家只想知道,你们这些做奴才的,要怎么让我们娘俩活下去。” 孝庄抱着小宣统垂泪道。 “太皇太后!” 一众满清贵族连忙跪拜,惶恐不已。 “请太皇太后放心,小王就算是死也必保太皇太后老祖宗和皇上无恙!”年轻的杰书发誓了。 孝庄闻言摇了摇头。 到了现在莫说是杰书了。 就算是阿济格、多铎这些人,甚至是多尔衮、皇太极回来。 我大清也已经没救了! “太皇太后请放心,就算夺不回辽东。” “我大清也可效仿昔日的北辽,兵出草原在西域重建大清!”遏必隆咆哮道。 此言一出孝庄顿时就双眼一亮。 是呀,辽东回不去。 咱大清还可以出塞嘛。 人家耶律大石不就在西域复国重新建立了咱大辽吗? 耶律大石行,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行呢? “那松锦之战,咱大清还打不打了?”孝庄询问道。 现在张胜围困锦州,兵临松山。 为了防止张胜入关,还有大批兵马在松锦坚持正在等待咱大清的支援呢。 等鳌拜带兵回来了,到底是让他增援松锦,为锦州解围。 还是让他护送孝庄和宣统出塞,重建大清呢? “这……”一众满清大臣犹豫了起来。 “太后,先等鳌少保回来。” “有他这位大清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 “必能做出万全之策!”遏必隆开口道。 无论是夺回辽东,还是前往西域。 鳌拜都有极大地话语权。 因为他麾下的那支兵马已经是咱大清最后的指望了。 不然就北京城中最后的几千老弱男丁和几十万满人。 无论是前往辽西,还是直接出塞都没有任何的成功性。 就这么点实力,去了辽西只不过给张胜多送一盘菜而已。 而直接出塞的话几十万满人带着大批财物又只有几千老弱男人护着。 蒙古人不把咱大清给生吞活吃了那就直接见鬼了! 别看之前蒙古人乖顺,臣服于咱大清。 真要是咱大清把自己这盘菜送到他们的嘴前。 这帮人蒙古鞑子保管比谁都急! 同样是鞑子,咱大清对鞑子那可是清楚得很! 在孙可望北伐之时。 在满清满怀希望的眼光下。 鳌拜带兵从耀州南下成功地会合了西安的伊尔德、赵良栋二人。 此时的清军兵力还在七万左右。 这七万披甲兵带着咱大清的所有希望迅速西行。 期间得知鳌拜要放弃关中后。 大批秦军逃散哗变。 鳌拜竭力指挥满蒙兵镇压,可是事已至此陕甘清军的军心已经不可收拾。 数以万计的清军士卒一哄而散,甚至就连不少满蒙兵也自感绝望选择投奔吴三桂。 因为孙可望对满蒙兵一向残酷,而吴三桂却非常仁义。 只有苏克萨哈麾下的北直和宣大籍的清军情况较为稳定。 因为这些士兵的家乡不在陕甘,而且单靠自己也难以回到家乡。 就这样鳌拜的七万大军一路西进一路散。 等到潼关之时,他麾下仅剩下满蒙兵九千人,汉八旗两千人。 陕甘兵五千人,宣大、北直兵两万两千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