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谋生1984_220:第一笔收获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0:第一笔收获金 (第3/4页)

>
    直接搞到一个月就赚四五千,五六千,肯定是非常哇塞的事情。

    当然,这个利润里有王孝的销售费用,但这是他接下再慢慢考虑的事情,前期基本都是以铺设市场为主,引导人们消费和食用这种鲜奶的习惯是最重要的事情。

    今一共收到了销售金额六十多元钱,还有订金一百多份,也就是,从明开始,每早晨就固定要销售一百多分鲜奶出去,一份是四两,三百多份就需要四五十斤,安全可以覆盖岳母家现在所有羊奶的产量。

    后面的预定,看样子要稍微缓缓再。

    要不,还真是有点供不应求。

    王孝看着手中的数据,非常开心,心里也踏实很多。

    看样子,鲜奶的需求量,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他呢。

    他还担心,这边的人根本不会接受这么新潮的玩意儿。

    原来,属实是将大家看扁了。

    事实证明,只要是好的东西,你价格又适中,就会有需要的人选择。

    而市里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好一些。

    起码一两一毛钱的鲜奶,大家觉得不是啥问题。

    “姐夫,我们回去吧?”

    “好,回去。”

    两人出了门,发现除了少许娱乐场所,白日里热闹的城市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路边的霓虹灯孤单地亮着,像一个个没有家回的孩子。

    回去的路上,王孝跟米青提到以后在这里长期做的意思,如果能干得不错,就可以做店长,然后这边的事情彻底交给她们夫妻俩。

    米青自然是愿意的,但还是要看看李冠平的想法。

    虽然她很想待在这种城市里,热热闹闹看到更多人,可若是李冠平不喜欢城市的喧嚣,愿意待在大山里,那她就会陪着他。

    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王孝很久没有听到这种朴素的夫妻观念。

    一时有些恍忽。

    后世的人呢,总喜欢用批判的精神去看待一切事物和人物关系,而判断的标准,一般都是利益归属和自由精神是否满足。

    但这个年代,这种看起来有些传统,甚至缺乏个人自由思维的想法,却成就了很多幸福的夫妻。

    看似没了自主意识,但谁能,这种朴素的婚姻观,完全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的呢。

    米青和李冠平相遇也是偶然,但感情深厚后,便一直能相濡以沫,谁不是一种幸福呢。

    “那行,你们商量吧。若是他也愿意,你们就负责这些事情吧,另外,我以前给你们过,可以抽时间多读点书,市里现在不是组织各种文化培训班呢,也可以去报名上一上,就像兰那样。”

    王孝由衷而感叹:“知识对人非常重要,不管任何行业,任何岗位,没有知识可能会让我们有点点的成绩,但要走到更远更高,就一定需要知识。”

    “嗯,我懂得,姐夫,兰给我写信的时候都了。”

    “那就好,我原本想着如果你想去省城学习,也可以支持你过去,一来给兰做个伴,二来也是提高自己。我一直希望你们年轻人都多学习,这对你们有好处、”

    “哈哈,姐夫,还我们年轻人,你就比我大几岁而已。”

    王孝一愣,发现自己又犯了老年病,开始给人家年轻人讲起道理了。

    他在黑夜里尴尬地笑笑,嘴里着他都二十六了,米青这种十八九岁的姑娘,可不就是年轻人嘛,心里却暗暗发笑。

    摩托车在省道上高速飞驰。

    男人嘴角澹澹地笑着。

    女孩长发被夜风吹拂,飘洒在夜空郑

    .

    阳历的七月下旬,庆城的终于热到极限。

    根据大家总结的经验,两种药草最后成熟的的时节到了。

    看样子,也就几的事情。

    王孝准备回村再召集一波人,作为收割的劳力。

    有了前面三十多饶宣传,这次招聘就变得简单多了,王孝本来估计需要一百人左右,但是放出消息后,没有经过队长通知,就直接来了两三百人。

    比平时开会的规模还大。

    王孝站在一处土堆上,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头,并没有急着出声,先是让大家继续吵了一会。

    情绪激动,是没办法讨论和通知事情的。

    喜欢闹,就让闹个够。

    终于,大家看到王孝一直看着他们,就是不话,慢慢也安静下来了。

    一起看着王孝,等着他发声。

    王孝这才笑了笑,先是对大家能到这里来表示感谢,又大致了工作任务以及需要的人数。

    当大家听到只要一百人后,顿时有些紧张。

    两三个人才能选一个。

    “首先呢,我在市里面有个店子,需要几个店员,主要任务就是你们所的站柜台,另外可能需要出去做点宣传之类的活,每个月薪水一百块……”

    “我去,我去,我可以做。”

    “我也可以。”

    “孝,你看我怎么样,我是你不了解嘛,干活很上路子,还是我去吧。”

    “我看你还是算了吧,你去过市里嘛?”

    王孝示意大家不要吵闹,“大家听我完,这个工作呢,每要干至少十个时,但是中间没事的话,就可以轮换休息。因为周末可能是店子的高峰期,所以周末也不能休息,但是周末两日,可以给大家每补助十块钱的额外工资……”

    “还有这么好的事情?”有人有些怀疑,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可不得了啊,都快两百块了。

    顶上在村里干死干活半年的收入。

    “收入算是可以,可也辛苦,我提前把丑话到前面,大家可能没有听清楚,这个工作暂时要求每都上班,如果请假的话也可以,但是每周最多只能请假一。工作就是工作,非必要情况,就不能离开。因此如果家里有很多事情脱不开身,我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尝试为好。”

    王孝在这里执行的是六制,但周末给补助加班费。

    在这个年代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

    因为这个年代,你不管做任何事情,基本都是没有休息,如果非要休息那就是当日没有工资。

    他从后世来,尽可能给自己招纳的人给予很好的福利待遇。

    让他们死心塌地,也非常开心地工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