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_简介及序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及序言 (第1/2页)

    《斩鬼传》出自《钟馗全传》。

    《钟馗全传》,清朝小说,分为《钟馗斩鬼传》、《唐钟馗平鬼传》两部分,作者分别为烟霞散人和云中道人。

    小说的内容为:钟馗因为天生相貌丑陋,金殿求试不中,悲愤撞死(自刎)当场,冤魂蒙玉帝之命委查冥司,遍历九大地狱,会见十殿阎王,诛戮山魁,收捉骗幅等。后又被阎君封为“平鬼大元帅”,赴万人县平除阴间众鬼,大获全胜后班师归地府,被玉帝册封为神。小说继承发展了传统的讽刺艺术,对众鬼形象的塑造更独具匠心。

    《斩鬼传》又名《捉鬼传》、《平鬼传》、《钟馗传》、《九才子》等(旧时书名多作《捉鬼传》或《平鬼传》),长篇小说。

    全书共四卷,十回。

    郑振铎认为是杭人夏履先,有人认为是刘璋撰写。

    刘璋,字于堂,号樵云山人,山西太原人。

    康熙三十五年举人,曾官直隶深泽县令。擅书法,谙世情,不得志。

    于康熙五年1666年成书。

    书中记叙钟馗捉鬼的故事。

    唐德宗时,钟馗参加考试,因其貌不扬落选。自杀后封为驱魔大神,到人间剿灭种种鬼魅。借鬼物描写人世以揭露、讽刺黑暗现实。

    序

    过去阮瞻(阮瞻,dan,字千里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咸之子,生年不详,约卒于晋怀帝永嘉年间)写作了一些关于鬼的观点求辨证,现今烟霞散人(作者)就写了这篇《斩鬼传》,难道就不怕那些鬼把(他)当做敌人吗?然而并没有什么可惧怕的。

    《无鬼论》论的已经死了的人,《斩鬼传》却是传那些没有死的鬼。

    那些人们叫作“鬼”的,一定是阴柔之气多,阳刚之气少的。

    听听(那些鬼)之所以被斩杀是犯了什么条例,想想(那些鬼)之所以被斩杀的原因,(鬼)心头就会有畏惧念头,也会生发悔改(前非)之心,(那些鬼)退避自藏都来不及,哪里还敢与(他)为敌?

    先不论他们是不是该杀,既然已经被斩杀了,就已经没有这样的鬼存在了。

    既然没有了这种鬼,谁又来与(他)为敌?就算还没有将它杀了,既然有斩杀的记传,说明鬼的魂已经丢了,尸骨早也寒了,又何必忧虑与它为敌?

    有人就说:鬼,不一定都能一概而论。

    就像往昔鲁公谈理讲课时,就有一个鬼来听。

    鲁公就大喝道:“你快投胎做人去吧!”

    那鬼就回答道:“(我)做鬼已经好多个春秋了,没有什么烦恼!无愁禅师也劝我投胎去当人,只恐怕当人(烦恼)就没有尽头了!”这个鬼就是安心当鬼的。

    宋列伯龙一生担任过九卿、郡守(高级官员),但是生活却穷困非常,从这里就能知道他的廉洁。

    有一天他想谋取一些私利,可以说是很容易的。

    (伯龙)最初开始这么做时候,就突然出现了一个鬼在他旁边,鼓掌大笑,伯龙就因为鬼的这个举动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儿。这鬼就是由于人心中的贪念而化生的!

    如果是这样的鬼,就算以礼待之,尊敬还来不及,更哪敢去斩杀它?

    (序者)我说:“这才是真鬼!像这样(生贪念)人就变成了鬼,没有变成真正的鬼只是假借了人的(躯壳),没有走完“为人”的路就开始向“鬼途”去了,就已经不是人了,还怎么和那些安分守己,化解了人贪心的鬼比呢?

    只有完全斩断了这些(念头)才能构建出真正的清平世界。

    《斩鬼传》中所写对鬼是采取剿灭和安抚并用的方法,有些特别的网开一面,就凭空又多了一些运气好的“侥幸鬼”,还弄丢了一些“漏网鬼”?

    殊不知天地的气运,春天温暖而秋天肃杀;帝王的统治,以德感化,并用刑罚威慑。

    人变得越来越像鬼,而鬼却变得比人更(有人性)。

    是鬼却有人性的,难道仍旧是“鬼”?那是人的外貌却有“恶鬼”心的人呢?历史上那些陪伴在皇帝身边和后宫中的阉人变成“鬼”的,赵姓的叫“赵鬼”,李姓的叫“李鬼”。

    (序者)我觉得这样一群鬼才是最厉害的,他们的阴险、残害、荼毒比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