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应试妙笔夺魁 金殿受辱自刎 (第1/2页)
世事浇漓奈若何,千般巧计出心窝。止知阴府皆魂魄,不想人间鬼魁多。闲笔题,谩咨嗟,焉能个个不生魔?若能改尽消邪状,常把青锋石上磨。 世风日下,人情冷暖,谁又能左右?那些千般巧妙的算计往往都是出自人心。 人们只知道阴曹地府都是鬼魂,谁想的到人间的鬼物才更多! 闲来提笔写写,讽刺还是感叹,哪个人又能心中不生“魔障”?如果要改掉和去尽心头的邪念,一定要像宝剑时常在石头上磨砺。 这首词说的是人与人在出生的时候,天地人三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凝聚而生)都是一模一样的,能有什么大区别? 到了人生开始成长,每个人的习惯和风俗就开始受影响而沉淀成个人的气质修养,人和人就开始有了差异。 那些喜欢显摆才华的就会变得轻薄,偏老实一点的人就会变得迂腐,更是有一些吝啬的人斤斤计较的死抠门儿,而那些好出头的人又满嘴跑火车。 人情世态,不一而足,鬼气妖孽各有各的不同,人人都有了些“鬼”形,也都有了“鬼”的称号(小鬼,机灵鬼这一类)。 将这样的光天化日变得一半像是阴曹地府。 你们说可叹不可叹?(作者)我如今就想了一个消除魔障的方法,与各位读者醒一醒“心肝脾肺肾”! 时间:唐,德宗皇帝登基,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 钟馗,字正南,是终南山的一位秀士。 天生(豹头环眼)脸圆,眼睛大而圆,(铁面虬须)面色发黑并且满脸都长胡子,看上去很丑很让人害怕。 虽然他外貌不是很强势,但是文化涵养确实能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下笔落墨就能写出锦绣文章。 这人还生就的一身正直气,不怕邪祟。 这年正是各级考试(大比:乡试、会试、殿试)的时节。 钟馗就离别了故乡的亲友,去考试(根据后文已经到了会试阶段),赶路,吃喝,赶路,这一天就到了长安,眼见着大唐国都果然是一派锦绣繁华之地: 华山遥遥在望,像是前来朝拜,渭水绕城而流,那宫殿巍峨高耸,如入云霄之中。 楼台更是重重叠叠,连绵起落,矗立在这山水之间,如同画卷。 再看那些路过的官员,都是身穿玉锦华丽的衣服配上大红鞋,好不威风。 那些读书人衣带飘飘,衣袖飘飘,也是形神与众不同。 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擦踵的来来往的也都是追名逐利的人物;还有些用心卖力呦呵的,多半是小商小农一类。 还有一群群的小孩儿,在街道上追逐嬉戏翻跟斗;还有须发皆白老头儿们,悠闲的坐着晒太阳聊天。 钟馗初来都城,正看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转眼就到了一间店门口。 在门口迎接的店小二一见来人,顿时吃惊道:“我们这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举子,我也见了数不清了书生相公。您这位相公长得这般丑恶倒是头回见。” 钟馗却不以为异,笑道:“你看俺这外貌虽丑恶,可俺不是恶人,俺心善!你这里有上好干净的房间给俺安排一间,让俺先在这住下,等来日去考试。” 这店小儿见他面相奇特,并非凡人,于是就将他留下,不久又给他准备了晚饭。 这时有长班(有的也是常随的意思,)赵鼎元向钟馗传话说:“明天就去应当去买试卷了,须要缴纳二两银子。” 钟馗问:“二两都是些什么费用?” 那赵长班回答:“试卷费用是一两二钱,书写卷面费用一钱,投递卷子费用五钱,结状费用贰钱,合计一共二两。” 钟馗就打开行李,称出了二两雪花官银,交付给了赵鼎元。 赵鼎元接过了银子,说:“明日就去投文(报名),后天就能准备进场,相公你要记清楚不能出什么差错。” 钟馗点头称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起床,就去礼部投完了文书,完事后自己就走到十字长街上去游玩。 远远看见前面的一大堆人正围着一个相面先生在那里算命看相。 于是钟馗就慢慢的挤进了人堆里。 看那先生样貌:一双眼睛明亮如星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眼睛明亮如月,就能分辨一个人的忠实与jianian诈;口若悬河,谈天说地连鬼都害怕。 看那相面先生戴着一顶折角的头巾,那打扮好像是郭林宗,穿一双红根的鞋,又好像是张果老。他的龟壳扇指东画西,黄丝绦的衣带拖前束后。 听他言语中提及,原本一直是在河南河北一带观相算命,这些天恰巧来了这里来看看这一众举子中有无英雄般的人物出世。 这位相面的先生是谁? 他正是袁天罡的元孙,名叫袁有传。 赶上现在是大比之年,于是就来了长安这里谈相算卦。 钟馗等那一干人都相完了散去,看袁先生有了片刻空闲,就走到进前道:“俺也烦劳先生给俺相一相。” 袁先生抬头一看来人,只见他生的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不似凡人,暗自心道:“我在这里看了这大半天的人脸,相上尽都是些庸庸碌碌之辈,根本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这个人忽然就出现了?” 于是他再定睛仔细打量钟馗,问:“请问贵客姓名?” 钟馗回答:“俺姓钟名馗,还请先生赐教一二。” 袁先生相道:“贵客生的天庭饱满,地格方圆,更有两权朝拱兰台,实乃一副高官厚禄之相。只是在您印堂之间隐隐有黑色之气盘旋,恐怕不出十日必有大祸临头啊!望贵客多加留心,谨慎行事才好。” 钟馗却道:“君子问凶不问吉!大丈夫行事,只要行的端做得正,那些什么生死祸福之类的事就听天由命吧,又有什么可怕的?” 说完就施礼谢了袁先生,大步扬长而去。 到了第二天应试,按次序排队一个一个的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