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 铁血之路(一) (第1/2页)
符昭寿让手下打来一只狍子,拎到宋九的大帐前。 昔日河洲诸衙内如今渐渐各奔东西,有的父亲官职低,本身又没有作为,虽然河洲每年在分利,随着父亲去世,可已然泯然于众人矣。还有的本身才能平庸,虽父亲官职高,渐渐变得平庸。导致地位悬殊巨大,也渐渐不与宋九来往。 还有的随着官职天隔一方,如潘惟正在登州,又调到江南,曹璨在定州做知州。潘曹两家后代与宋九来往还算密切,不过其他人随着宋九撤出股契,也渐渐不来往了。 还有其他原因,如高怀德与赵普联亲后,高家两个孩子与宋九也几乎断绝了来往。 不过符昭寿依然与宋九保持着来往,包括石家的两个孩子。 其实符昭寿才能也只能算是平庸,然而他沾了他jiejie的光,符氏死了好几年,他终是赵匡义的二舅子。因此这次让他来,是镀金的。 看着狍子,宋九笑道:“二郎,我是监军,你不顾军纪,纵容手下给你狩猎,还拉着我吃,想让我遭人弹劾啊。” “别,九郎,别吓我。这是有人孝敬你的。” “哦。” “见过宋公,”符昭寿身后闪出一员将领说道。 “你是杨……” “小的杨士全。” “知道,本官还教过你踢球。” “正是,”杨士全高兴地搓着手道:“小的还得过第五名奖。” 宋九哈哈大乐。 足球真正开始普及了,对军队未必有帮助,不过给百姓增加了一项娱乐活动。而且踢法也越来越先进。 不过从江州回来后,宋九进入了东西两府。事务多了,去看球的时间也少了。因此没有太关注。 “杨士全,看来你得到不少奖励啊。” “恩,小的还升成了指挥使。” “不错不错,这只狍子是你打的?” “是……”杨士全不敢回答了,是他打的,可是符昭寿命令的。 “那就将它烤来吃吧,不过下一回不准许了。” “喏。” 正好不远处就是小将李继宣的营帐,但他原来名字叫李继隆,就是那个少年打虎英雄。因为与李继隆名字相重了,赵匡义让他改成李继宣。因为河洲讨要了一批老虎,宋九认识。而且他作战勇敢,李继隆去了西路,于是杨业做了东路大军的先行,李继宣与杨业先行来到固安城下,血战三天,将固安城拿下。这一战中李继宣表现十分出色,宋九于是将他喊来。又将杨业与杨延昭喊来。 杨家此时或多或少贴了宋记招牌。 但也不要紧,他们毕竟是北汉的武将家族,若是宋九与曹家走得过份近了,那么就有忌讳了。 士兵烤好了狍子。宋九道:“杨士全,你带着手下也一道坐着吃吧。” “宋公……” “勿要紧张,我有很多缺点。不过也有优点,不摆架子就是我的优点。不知道多少士大夫嘲笑我呢。” “宋公是好人。” “咱不是好人。”宋九感到郁闷,到处给他发好人卡。良臣卡,宋九很不喜欢,做好人做良臣很难的,那无形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拘束。实际宋九要求真的不高,能将契丹逼到下风,逼得他们将玉苹送回来,再加上西北大约没事了,地位到了这一步,那就基本满足了。 在家他与潘怜儿说俺到时候就辞官吧,实际还真有这个想法。 吃过了,符昭寿带着杨士全下去。 不是杨士全是他手下,吃饭时宋九才知道,符昭寿也踢足球,后来看到杨士全踢得好,出了一点钱,与他组队,杨士全最高第五名就是符昭寿与他组队时获得的。 但此时的足球也非是彼时的足球,首先就是规则,严格踢人,那怕对球不对人,只要球在脚附近,就严格铲球,防止意外受伤。因此往往比分比较高,似乎更有观赏罚性。 李继宣也回营帐了。 宋九使了一个眼色,杨业父子留下。 “杨将军,这次因为我,你们受累了。” “哪里。”杨业道。 若无宋九,他就不会有救皇上的机会,况且宋九在载培他的儿子,杨业看不出来吗?而且宋九对丰州王家与府州折家也很客气,这使得他的老太婆颇是后悔,当初不当对宋九那么凶啊。 不过两家地位有些悬殊,杨业不大好表示。这次北伐虽从副帅变成先行,然而还不照样能立功? 宋九道:“杨将军,我留你,还是那句话,若败,会有那些原因?” “败?”杨业迷茫道。 若是第一次北伐,杨业还能分析出一些原因,比如不赏,比如兵士兵疲惫,但这次会从哪里失败呢? “杨将军,我感到陛下制订的北伐计划会有严重失误,但就是不知道失误在哪里,你来想一想。” 潘美在太原,并没有回京,不然宋九还能同岳父讨论看看。现在只好问杨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