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铁血之路(一) (第2/2页)
这个。” “不用怕,爱民如子是陛下的优点,甚至胜过了先帝。但用兵上,陛下不及先帝。” “这个。” “就算陛下策略是对的,我们逆向推理,也能使陛下策略更完善。”宋九换了一个说法,这个杨业对赵匡义那是死忠了。 杨业沉思。 想了好一会儿,杨业说道:“三路军队离得太远,中间隔着万重大山,深入敌后,很难相互声援。” “父亲大人说得对,如果情况糟糕,弄不好就象北魏太祖时那样,刘宋与赫连夏国、柔然三国联手,却被魏太祖皇帝一一击破。” “胡说八道。那三国隔了多远。” “是远,可就是我朝三路大军。一旦拉开了战线,深入到敌后。想送一个消息,要等多少天后才能到对方手中。父亲大人,你休要小看了辽国人。我在辽东,那些兵士才叫凶悍,宋公离开后,乌玄明兵败,终于听我与石普将军的话,开始严练兵士。然而数次交战,仍不是辽军的对手。” 这个故事就象小马渡河。 小马问松鼠。河深不深,很深。问大象河深不深,不深。 辽军还是那个辽军,女真兵还是那个女真兵,但乌玄明甚至杨延昭都不是完颜阿骨打,况且杨延昭也没有成长起来。可是辽军的首领是耶律斜轸。 因此在杨延昭心中,辽军还是很强大的。 其他的不知道,杨家父子的心态宋九是能抓住的。 他也知道现在杨延昭还没有达到后来的高度,虽然经辽东磨练。但能算是拿得出的大将了,对方仅是耶律斜轸,还不是耶律休哥。因此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于是说道:“杨将军,二郎说得有理。确实三路不易沟通,也是一个弊端,杨将军。你再想一想。” 杨业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想来想去。似乎曹将军用兵不如潘将军圆融,就象这次吧。大军迅速就来到了固安,不日便到涿州,这也没有错,虽然陛下策略是让我们这路大军将辽军吸引,不用太着急,但必须将涿州拿下,那么可进可退了。然而我就担任后方的粮草,似乎曹将军没有做明确的布置。宋公,也许曹将军没有对我说吧。” “我也不清楚,”宋九道。但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宋九立即站起来,直奔曹彬的大营,曹彬听后哈哈大笑道:“易安,你放心吧。” “曹公有了安排?我怎么没有听到。” “此须小事,何劳你烦恼?”曹彬又说道:“你长于经营,谋策,吏政,但具体到行军布置,还不及老夫啊。” 曹彬一边说一边还拍了拍宋九的肩膀。 打仗你真如我吗?你小子是俺的晚辈,与咱家几个小子关系不错,给了你面子,就不要罗嗦啦。 宋九无辄了。 宋九回到营中,越想越担心,实际宋军不是三路,而是六路,但高琼的那一路只起侧应作用的,辽东那边更不知道情况,只能说弄不好折王两家会成一支奇兵。 因此他将杨家父子的担心,与自己的担心写了一封奏折,送回京城。 宋九进劝,曹彬依然速度很快,迅速到了涿州城下。曹彬率领宋军迅速从东门北门发起进攻,范延昭等针中流矢,可督战愈急,没有后退半步。仅是一会儿,就将北门攻克,大军如同海潮般地涌入城中,城中辽军怂了,一个个放下武器投降。 但另一路却遇到了麻烦,米信攻打新城。 城中辽军英勇反抗,城外又有奚人宰相贺斯声援。 曹彬让李继宣率五千轻骑援助米信。 为什么要西北,这里就能看到。 其实若非辽国有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两个妖将,宋军战斗力不管那个时空,不弱于辽军。 为何,正是因为大军中马步兵杂陈,虽以步兵为主,但有不少骑兵。 后来就慢慢不行了,于是胜不能大胜,一败则是全军覆没。 李继宣渡过涿河,迅速来到新城北面,还没有喘口气,就带着五千轻骑冲入贺斯大军中。贺斯命令三军放箭,李继宣中箭,仍骑马高呼:“杀。”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主将如此凶猛,五千宋兵更是奋力杀敌。 米信趁势出兵,两军合在一起不停地向贺斯大军发进一**冲击,不久辽军便开始了溃败。李继宣那可是十七岁的打虎英雄,继续带着箭伤在后狂追,直到主将旗下,手起刀落,一个回合,便将贺斯斩于马下。 不过李继宣论个人战斗力,仍非杨业对手,仅能与杨延昭平手罢了。 真正个人战斗力能称为盖世无双的,甚至抛却统帅能力不提,都能胜过耶律休哥的那个人却在中路大军中,若比,整个宋朝历史上只有张岊与韩世忠极少数人能与之相比。 这一战发生在太行险关,飞狐关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