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_第四百九十六章 真三司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六章 真三司使 (第2/2页)

杀气腾腾.

    不管怎么说,辽国在北边那些残暴的行为,让他激怒了.

    ……

    宋九细细翻看着三司的账目.

    中国史书最奇怪的一幕,那就是记载战争时刻意地疏忽了后勤.

    原因简单,写到后勤就会碰到一个字,钱!

    若是真连钱字也不愿提,那倒是好事儿,实际古今往来的官员九成以上一个比一个贪!

    "虚伪的文化啊."

    .

    没有钱能办好事吗

    因此赵恒问他计从何出,宋九说道:"我先去三司看一看."

    但他的性格注定他这一辈子不能成为一个斗士,也不可能与寇准是一条路子的人,好处就是他不会得罪很多人,可能会让他富贵一生,坏处就是尽管有了金手指,不会发起强烈的改革,以至他主持的革新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病.

    然而不能疏忽他的作用.

    就如他手中的这些个账册.

    去年一年总课铁量达到了三千九百多万斤,这是课铁量,也就是朝廷官坑上交的铁重量,实际全国总产量可能是它的三倍四倍.八万吨钢铁产量也许在后世真不算什么,但在这时代却有着无比的意义.因此这些年铁价不但没有随物价上涨,反而略略下跌了.当然宋九还是不大满意,太贵了,好一点的铁一斤还得要二十文钱.一吨好的熟铁意味着得要三万四千多文钱.实际这个价格最少要下跌到十文钱以下,才能迎来钢铁时代!

    不过铁价格虽不能让他满意,然而铁的质量非是昔日的钢铁质量所能相拟比的.

    变化的还有铜.

    去年的铜课量是两千五百多万斤,因为铜做钱,课量比重略高一点,但实际产量也不会低于六千万斤,当然,三万多吨的铜产量依然很低.不过远胜于另个时空的宋朝铜产量.

    这使得去年一年铸钱数量达到了近九百万缗钱.

    从他去江州开始提议冶铜铸钱,直到现在,一共铸钱几乎达到一亿四千多万缗钱,外加因为海外贸易的发展,鼓励出口政策的刺激,还带回来数不清的金银.这絮币与准货币的增加,使得朝廷放心大胆地发行了七千多万缗交子.

    还不能满足宋朝货币的需求,但宋九还是再三戒告交子不能泛滥成灾地发行,并且一直发行的是小面值交子.

    不过这些变化,导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的繁荣.

    以及赵恒执政时的改革,当然还有在咸平之治之前,赵匡义晚年时停下战争,全国得以休生养息,也为咸平之治打下了基础.

    这便导致一个结果,国家收入猛烈增加.

    这几年收入达到一亿多,而且含金量很高,折合缗钱也近一亿缗,大前年赵匡义死,赵恒即位,这要赏赐天下,不过就是那一年,三司收入依然产生大量盈余.

    即便去年辽国入侵,国家大肆用兵,仍有盈余.今年很悲催,不过看样子,最少能保平.特别是前年一年,国家盈余达到了三千多万缗.

    难怪陈恕不敢将账册给赵恒看.

    这还不包括内藏库一年可能会产生的几百万缗钱收益.

    但这中间还是要感谢宋九,这些盈余包括钱,各种物资,保管起来就会有损耗,有贪墨,陈恕于是将金银铜钱一起投入到银行司里面,再将一些贵重物品便卖出去,换来现钱,依然放入银行司.不但节约了保管与浪费开支,每年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息,同时这些钱继续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繁荣了宋朝经济.

    接近七年下来,三司盈余几乎达到了一亿一千万缗!

    宋九不由赞叹道:"真三司使也."

    说得陈恕有些脸红:"宋公,不敢当啊,这一切实际要感谢宋公带来的变化."

    "仲言,我只是提议者,若无你的经营,那来这可观的盈余"

    宋九带着无比敬重的语气说道.

    国家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小家开门五件事,柴米油盐醋,缺一样不可,国家同样如此,财政短缺,马上就乱了.并且这是在不苛民的大前提下,完成的超级盈余.

    不错,他是打下了一个底子,甚至也要感谢赵匡义打下的底子,实际自巴蜀叛乱平后,三司就开始了盈余.

    但没有陈恕,就未必守得住,更不要说扩大这份盈余了.

    然而他话音一转:"不过仲言,你要做好思想准备,我马上可能会花很多钱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