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六章 真三司使 (第1/2页)
但是众人缄默. 宋九意思非是纠缠韩德让获得多大权利,而是韩德让获得了这么大权利后,他的心态. 获得这样的权利,不管他与萧燕燕是什么样的关系,也会心中戚戚,一旦萧燕燕死,辽国那个皇帝当真承认他这个莫明其妙的汉人父亲然而有办法,那就是祸水东引. 不时地与宋朝发生战争,让两国交战将上下眼光吸引住,那么他与他的后代便不会有危机. 但这条理由还有点儿说服不通. 宋九接下来继续说道:"第二个原因是辽国萧太后." "为什么要幽州,幽州外有燕山,还有古长城,略作修葺,便成了最好的防御工事.江山在德不在险,不过有了潼关的关中与没有潼关的关中总是两样的.所以唐朝时奚人与契丹人无法南下,形成危害,所以每当突厥入侵,不敢过份扬鞭南下,以免后路被切断.不过再看契丹那边.几大种族,辽东深处生活着的多是女真人,再往北还有一部分室韦人,然而哪里气候更寒冷,人烟稀少,暂时不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辽东南部是渤海人,汉人.辽国北部是乌古人,敌烈人.西部是阻卜鞑靼人,西南部是白达旦部,夹山一带,有汉人,吐谷浑人,党项人,以及少量契丹人,吐蕃人.南部燕云地区多是汉人.唯独燕山起,一直到上京这一带,才是契丹族与奚人集中地区." "比战斗力,契丹人战斗力未必比女真人强,至少个体战斗力不及生活在寒冷地区的生女真人,但他们还不算最强的种族,最强的种族是在契丹北部.乌古敌烈各部.只不过契丹举族整合在一起,其他各部分化,才被契丹人管控.一旦让我朝得到燕云地区,那么以我朝的内治.还有汉唐的历史.可以随时出兵关外,契丹人与奚人首当其冲.逼到那一步.稍稍失败,各族就不再受他们节控,北方各族四分五裂,辽国瓦解!" "因此萧燕燕屡屡发起进攻.利用他们人人皆兵的优势,生生将我朝拖垮,甚至可以会扬鞭南下,进攻开封.开封沦陷,我朝也会四分五裂了.那么中原百姓又会象五代十国那样,分成若干势力,不得不再次敬奉辽国为太上皇.辽国高枕无忧矣." 在史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党项. 当然,萧燕燕不会为了党项,母子俩大军深入.置于险地. 对那一战宋九略略了解一些. 当时辽**队情况很危险,但宋朝派使城下议盟,得到大量岁币,得了钱,得了面子,乘势退兵. 那一战萧燕燕与辽国不仅是因为钱,好象也被打寒了心,再加上岁币,澶渊之盟才得到落实.不过辽国也要了效果,宋朝暂时也不敢对燕云有什么想法了. 随着边境和平,燕云繁荣起来,辽国更多的人不想入侵宋朝. 因此所谓的和平,其实还是打出来的. "经过几年时间治理,辽国渐渐富裕,人心归安,征高丽,以及平各部叛乱,军队始终得到了锤炼.辽国有了能力发起数次大规模的进攻.陛下登基以来,兢兢业业,萧燕燕担心一个更富更强的王朝屹立在南方,然陛下与太祖太宗两位皇帝不同,长于内治,短于军旅,所以她也渴望将我朝的发展扼杀在萌芽中." "当然,这是臣的一种猜测,是不是如此,还要往下看." 政事堂一片沉默. 吕蒙正没有与宋九共过事,寇准虽共过事,那是唯我独尊,根本就不会深想. 但是张齐贤,向敏中,王显都做为下属与宋九在西府共过事,甚至说受益非浅. 不但他们,影响的还有石普,史上石普虽能打,不过其人比较贪婪,贪财贪功,但在宋九调教下,这些缺陷皆不大严重了. 宋九言少事多,不象田锡他们大嘴巴整天乱喷,甚至不喜强烈的语气怦击时政,以至让吕蒙正与寇准有些不耻. 不过张齐贤他们不会这样认为,了解得越多,越觉得宋九的"可怕". 实际赵恒脑袋里也在回想一幕,那时他还小,父亲动怒,这个小九,好话不一定灵验,坏话却一定会发生. 他在边上问,宋九诅咒我朝 元侃啊,这不是诅咒,而是一种替国家的忧虑. 那父皇为何动怒. 不是动怒……唉,反正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如今赵恒明白了. 他担心地看着宋九. "陛下,勿用担心,若真是如此,却是一次大好的时机,一次收复燕云的良机!" 这一刻宋九眼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