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4节 江浙独立 (第1/2页)
湖南的兵变震惊了整个中国。此时正当革命形势蓬勃壮大的时候,却不料突然出了这么一桩令人心寒之事。 而湖南都督府紧接着抛出的对湖南兵变的调查,则进一步的使政治时局陷入了震动与混乱。 谭延闿等四十余位立宪派人士牵扯其中,而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地方豪绅,他们是这次兵变的主谋,六十余名各级军官也在其列,其中不少都是新军军官。 在张孝淮的力主下,焦达峰抛出了对此事件将强硬处理的论调,此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试探湖南各派势力的反应,现在他们占据了全面主动,正该秋风扫落叶之势彻底摧毁反对派。 同时这也是在警告其他省份的立宪派,认清形势,不要出来破坏革命。 正是在立宪派的支持下,各省的革命形势才如此的高涨,结果湖南出了这档子事,让各省的革命前途蒙上了一层迷雾。 革命成功了,独立了,成立军政府了,权力该如何分配? 革命党人与立宪派开始心思各异,各怀鬼胎,暗中动作起来。 而湖南则掀起了腥风血雨。焦达峰心灰意冷,将都督之位让给了张孝淮,自己跑到城外去帮着训练那一协预备军了,而陈作新则答应了张孝淮的恳求,出任湖南省长一职,湖南军政正式分家。 陈作新全力以赴湖南民政等事,最主要的是改革旧制,大力发展经济。 为此他不仅需要华资银行与南华银行对湖南提供资金,而且也需要发达地区提供技术与设备,市场是有,奈何没有生产力,这些都是迫在眉睫之事。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土地问题以及湖南民众与地方豪绅之间的关系,这些把持了大部分土地与商业资源甚至是工矿资源的吸血鬼们必须要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路。 “这里可不是四川,土地矛盾要尖锐许多,虽然好过其他落后省份,但是不解决不行。不仅是土地,湖南的财富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们为了保住这些财富资源,所以要想掌握权力,如果不解决他们,那么他们的野心依然还在,依然是我们的威胁。” 张孝淮极力劝着陈作新,配合自己对这些土豪劣绅进行清洗,“当然这其中也有进步人士开明人士,我们正需要他们,让他们加入到民族资产阶级的行列中来,湖南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工业。需要他们投资与出力。只要我们政策得当,大力扶持,不怕他们不站到我们这边来。” 四川已有部分资本家赴湘考察,准备兴办工业,而且张孝淮也透露了南华愿意联合华资银行给湖南的工业建设提供大量资金,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设备,提供技术援助,这使得陈作新下定了决心。 焦达峰也同意进行报复,他本来就是个刚硬不屈之人,这次事件极大的损害了他的革命积极性,对这些卑鄙小人恨之入骨。 两位大佬点头后,张孝淮开始了他的行动,蒋方震也加大了对南路巡防营的打击力度,巡防营接连败北,日暮西山,败亡的日子已经不远。 要不是蒋方震珍惜任何一次实战机会,好好的训练部队,只怕旧军早就被击溃,即便如此,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凡是涉及到兵变的立宪派人与新旧军官全部被抓获,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始进行清洗。最主要的是没收各个地方豪绅家族的财产,这些家族百年不倒,曾经几度辉煌,自然财富惊人,这些除了可以为湖南的发展提供资金,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这些豪绅家族的影响。 咨议局中大批的被撤换,或是逼迫或是强硬,总之咨议局不能掌握在对方手中,而是掌握在亲近革命党人的民族资产阶级手中。 张孝淮作为湖南人,知道湖南的积弊,所以大开大阖,毫不顾忌各方反应,争取在全国关注此事前摆平一切。 全国舆论为之哗然,许多人开始声讨革命党人在湖南的大肆杀戮以及追根问底,当然,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是想迫使湖南的新班子倒台,军政不能分家。 不仅是北方,南方的革命党人与立宪派人大部分异口同声的反对湖南对革命同志的残忍对待,而且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很是壮观,在舆论上对湖南形成了围攻,唇枪舌剑,每日不停。 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开会谈论湖南的时局,并且迅速统一了意见,一致批判湖南的做法。 不过随着湖南旧军被彻底击溃并收编的消息传出,反对意见小了许多,蒋方震的雷霆一击彻底的破碎了许多人想要干涉湖南的意图。 李烈均取得了江西的绝对支配权之后,通电声明支持湖南对立宪派的清洗,宣称凡是背叛革命的必须要遭到严惩。解决政治问题需要通过政治手段,而不是兵变等阴谋。 同盟会的几位大佬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在北方与袁世凯勾结的汪精卫以及在广东活动的胡汉民都通电宣称湖南的做法乃是军阀做派,强烈谴责张孝淮与陈作新等人,要求都督府将权力让给立宪派友人,放下屠刀。 “湖南新任都督府凭借屠刀强硬的回应立宪派友人之诉请,颠倒黑白,将兵丁抗议污为兵变,甚至是阴谋暗害焦陈两位都督,实乃拙劣之借口,欲借机行独裁之事,如今更是以军政分离来掩盖都督府以军事行独裁的真面目。” “张孝淮盖南华李光华之爪牙尔,深受南华独裁政治之毒害,欲将流毒再害于湖南,包藏祸心,不可不深究。” 汪精卫与胡汉民句句诛心之言,尤其是汪精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要将湖南的局势搅混,越混越好。 如此一来,外人看来,更是云里雾里,不知道事实真相。加上他们的宣传武器,将张孝淮等人说成十恶不赦的屠夫与军事独裁者,革命党人也好,进步人士也好,纷纷侧目。 “看看,除了正在九江的李都督出言相助,其他人呢?这便是同盟会,这便是革命党人。” 张孝淮继续对焦达峰与陈作新等人洗脑,并给他们灌输南华的军政体制。 同盟会本来就不能成事,这点焦达峰等人自己也清楚,不然当年便不会成立共进会。 焦达峰迟疑再三。说道:“有件事我要问问清楚,不然我怎么都心里不顺畅。” “百里大哥的军队战力非凡,拿出去跟北洋军比稳占上风,熊锦帆等人在云南的事我也听说了,这几个精锐部队到了武汉前线,我们革命军必胜,满清必然倒台。若说是沙俄与日本阻挠,这未必作得真,他们真敢兴兵,那么便不是我们内部的事情,而是国战,南华的军队不会孤军作战,未必怕了他们。” 焦达峰定了定神,又说道:“李光华在担心什么?不肯让南华过度介入,我看是不是有其他意思?” 张孝淮笑着说道:“这我不瞒你,李光华当然有顾忌。南华军力当可横扫中国,但军事上的胜利还是不能改变当今中国的乱局,只有各方势力齐心协力,才能重建我中华。看看各方的态度,同盟会也好,革命党派也好,北洋军也好,哪个是愿意让南华来革这个鼎的?” “他们都想着自己当老大,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谁能甘心南华从天而降抢走他们的一切?南华崛起之势明显,同盟会与光复会等革命党派许多重要人物都在南华担任要职,他们在国内颇有名望,将来民国若能成立,他们该置于何处?”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南华还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源,只能通过分化各方势力,团结各方势力,统合中国的政治资源,首先便能确保将来政局不乱,国家不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