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_第二百零四章庙堂之高(三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庙堂之高(三十四) (第2/3页)

不能因此这些细节未节而分了神,追查刺客一事还是交给刑部。”

    王朴原本担心柴荣盛怒之下大举清查禁军,若如此一来,则会让北伐主力禁军人人处危,战斗力必然要受到影响。听到陛下表态,就不断点头,道:“刺客一事不可大动干戈,但是也不能淡然处之,臣建议,一是把所有磁州籍的军士全部赶出禁军,多补充一些青州老军,山东弟子向来忠厚仁义。勇猛善战。是禁军最好的兵源,二是李重进为侍卫军主帅。出了这种事情必然要给予处罚,否则就是赏罚不公。”

    李重进是太祖郭威地外甥,以皇族身份掌握着大部禁军,权高位重,实是柴荣的一块心病,王朴跟随柴荣时间极长,对柴荣心思摸得很透,就想趁着刺客一事,变坏事为好事,趁机削弱李重进的兵权。

    侯大勇心中一动,王朴深得柴荣信任,是柴荣的铁杆心腹,他这一番话大有深意:看来,柴荣有意调整李重进的职务了。

    柴荣并未采纳完全采纳王朴意见,他仍然用刀慢慢切着羊腿,羊rou已被切成细细的一堆,柴荣慢慢摇头道:“第一件事情可以马上办理,至于第二件事情则不必再提。”

    第二天一早,柴荣就带着众臣回到了大梁,刺客一事就交给了刑部,因为三名刺客都当场死亡,没有更多的线索,刑部忙了数天,此案仍是一头雾水,除了李重进、柴贵、张令铎等少数当事人,此事似乎就如一块小石块,被扔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除了几圈波纹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动静。

    侯大勇没有忘记此事,他一直记着王朴地最后一番话,王朴当上枢密使以后,成天虎着脸,不露一丝笑容,话也越来越少,和当年石虎颇为相似,不过,他话少却字如千斤,王朴在朝堂上所议之事,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柴荣的支持,王朴虽是枢密使之职,实际上已经分夺了一部分相权。这样一位重臣在非常时期向柴荣的建议,定然是有的放矢,侯大勇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王朴的建议和柴荣当时慢条期理切rou的表情神态。

    十二月六旬,禁卫中一百六十五位磁州籍的军士,全部被遣送回磁州,这些军士被一队禁军押解到相州,交给了彰德军节度使的人马,随后,这一百六十五位磁州军士,全部被秘密处决。十二月十日,一千青州军补充到禁军中。

    磁州籍军士地悲惨结局,只有几位宰臣和具体执行者知情。对于此事地结局,侯大勇一点都没有意外,杀人灭口,虽然残忍,在看不清局势的情况之下,确实是极为有效地办法,这也是大周权贵们的习惯性思维,侯大勇杀赵普同样基于这样考虑。

    当侯大勇回到安宁和平地府弟之时,当侯大勇抱着宗林,牵着小璐在花园内玩耍之时,想到自己手上也沾上nongnong的血腥,侯大勇内心也有一隐隐的焦灼,一句遥远而清晰的歌声在侯大勇内心深处响起:是我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

    不过。当参军封沙一脸严肃地递过来一张纸条时,侯大勇内心深入地柔软也就荡然无存了,他又变成了一个冷静、果断极有杀伐之气的宰相,侯大勇此时并非一个流浪汉,他身后是符英、秋菊、师高朋明、是小璐、小清和宗林,是富家商铺、飞鹰堂、黑雕军、里奇部、颇超部和浑未部,若他真地倒下,或许就是这些至亲好友忠心的军士鲜血纵横。

    在这个强权世界。人,必须有选择,要么生,要么死!

    十二月十一日,符家六女正式被册封为贵妃。

    符皇后死后,符家六女就已经进宫,转眼间就是两年时间,柴荣忘不了符皇后。又不愿违背符皇后之遗愿,就以符家六女年幼为名,把符家六女养在深宫,一直没有册封。

    符家家教极严,子女们都受到了充分的教育。符家六女虽然比不上符皇后,可是言行举止也极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每次柴荣来到符家六女居住的侧宫,符家六女都是盛装相迎。没有丝毫马虎,随着时间推移,符家六女相貌也和符皇后相似了,柴荣有些在恍惚间,把符家小女也当作了符皇后。

    经过两年观察,柴荣最终认可了符家六女,等到符家六女满十八岁之时,也就是十二月十一日。柴荣突然正式册封符家六女为贵妃。

    大周的后宫制度和唐朝后宫基本一样,皇后之下,有四妃,即贵妃、德妃、淑妃、贤妃,皆为正一品,四妃之下有昭仪、昭嫒等九嫔,为正二品,其次有婕妤九人。为正三品。再其次为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符皇后逝去后,皇后之位一直就空置着,贵妃实际上就是后宫地最尊者。

    册封之日,皇亲国戚都入宫参加了仪式,侯大勇再次成为柴荣的连襟,自然也入宫参加了册封仪式。所有仪式结束以后,寿安公主等皇亲都围坐在贵妃宫里,柴荣等人则围坐在福元殿内。

    柴荣此时已脱去了龙袍,穿一身仕子们常穿地青色圆领长袍,他兴致颇高,和几位头发苍苍的老者讲着一些奇闻逸事,几人不时发出“呵、呵”笑声。东拉西扯地闲聊了一会,柴荣对诸人道:“昨日符皇后托梦说雨水浸身,今日思来,料是懿陵受风雨所侵,故而有此梦,朕欲修缮懿陵,在外面刻石留念。”

    侯大勇听见柴荣说起逝起的符皇后,仍然充满着留恋,心道:“以柴荣九五之尊,能如此思念亡妻,也是一个异数,柴荣真是一个情真意切之人,若是历史知道的轨道发展,柴荣也不过还有数月的时间,这倒应了那句好人活不长、祸害命千年的古话。”

    柴荣镇守澶州以来,为修身养性,就迷上了书法,特别喜欢唐时书法名家欧阳询地书法,他兴致极高地道:“朕无意中找到了一个书法大家,此人没有任何名气,其字笔势险劲,结构严谨,森森焉若武为矛戟,风骨直追唐时大家欧阳询,此次石碑就由此人来写。”

    一名体态骄健、脸色微黑地年轻人跟随着太监走了进来,侯大勇微微有些吃惊,此人居然是里奇部诸子中地陈子腾。陈子腾已见过柴荣一面,他天性洒脱,见到天子也并不畏缩,大大方方上前行礼。

    陈子腾不卑不亢地态度很对柴荣的胃口,等到陈子腾行罢礼,柴荣指着侯大勇道:“这位大人都认识吧?”陈子腾微笑道:“在下一路跟随着侯相从灵州过来,当然认识。”

    由于事务繁忙,里奇十五子中,侯大勇关注得较多的是柳江清、吴越州、吴若谷等几名比较出众的弟子,对于其余诸子则了解不多,见到陛下推崇地书法大家居然是陈子腾,他不觉有些吃惊又有些惭愧,连陛下都知道的书法大家,自己居然毫不知情,这是极为典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