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_第三百一十二章 张老这事,我管定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二章 张老这事,我管定了 (第2/3页)

/br>
    “虽然仕途了了,但张镇芳却得了空,开始专心经营买卖。

    那个年头北面有四大银行,金城、中南、大陆,

    还有一个便是张镇芳的天-津盐业银行,也是位列‘北四行’之首的一家大行。”

    张伯驹打小接受的就是各式西方教育,成年后又在各处军阀里摸爬滚打。

    奇怪的是他不仅一点恶习没有,还天天一袭布衣长衫、彬彬有礼。

    唯一能提得起兴趣的就是京剧、围棋、书法、鉴画……还有花钱。

    “这位张公子和其他三少不大一样,他既不抽烟喝酒,也不好赌经商。

    花起钱来却一点不手软,散尽万千家产,只为守住老祖宗的一点家业。”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古铮铮皱起了眉:“都散尽家产了,还守什么老祖宗的家业啊?”

    “张公子站的比较高,他看重的不是自己个的小家,而是国之大家。”

    “难得啊难得,”到这会儿,古铮铮又开始对另一件事好奇了:“那他究竟捐了什么东西,能称得上半个故宫。”

    一听这话,江山想起了后世立在故宫博物馆的一块表扬榜。

    这块榜单上表扬了一些为故宫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名。

    此时,正坐在黄永钰家里的王世襄、沈丛文皆榜上有名。

    而位列榜首的,自然就是江山这会正挂在嘴边的张伯驹了。

    “有天下第一藏之称的张伯驹眼光极为苛刻,非顶级字画不纳,”江山继续道:

    “一旦遇上,抛家弃业也要拿下。所以,他捐给故宫的文物多以‘唯一’来形容……”

    李大家李白,唯一留存于世的真迹《上阳台帖》。

    唯一能超过《兰亭序》价值的古老字帖,晋代陆机的《平复帖》。

    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游春图》,也是我国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

    范仲淹唯一的传世墨宝《道服赞》。

    宋徽宗唯一留存于世的山水画《雪江归棹图》。

    杜牧写给初恋的《张好好诗》,也他的唯一墨迹。

    还有,唐伯虎的《王蜀宫妓图》、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文征明的《三友图》……

    用马未都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所有各个门类创出的世界纪录,跟张伯驹先生的东西都没法比,随便拿出一件来根本没价可讲。

    “件件都是国之重宝,就连张伯驹这样的富贵,都得散尽家产才拿得下来。”

    李谷壹张嘴听了半响,问:“当真散尽家产了?”

    “可不,”江山自认做不到这点:“不过刚开始玩收藏时,张伯驹并没有这个意识,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1936年,恭亲王的孙子溥心畬yu卖给了日0本人一幅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

    这事让张伯驹知道后,骂了半天街。

    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如此重宝挂于他国廊上,

    打这会起,张伯驹仿佛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使命。

    由为己收藏,升华到了为国收藏。

    过了些时日,溥心畬又要出货了。

    这一次上架的文物就是《平复帖》。

    号称天下最古的字帖,自然不只张伯驹一方惦记。

    另一方,便是比我们还宝贝中华文明的小日-本。

    “落后不但要挨打,还要被瓜分,”江山明白,屋里的几位根本不了解收藏界的弯弯绕:

    “在国外,玩收藏的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要想研究中国的历史,就请去日-本吧。”

    江山这话一出,在坐的先是一愣,之后纷纷暗下了眼色。

    “这话可不是空xue来风……”江山的眼色也暗了下去,即便是如今这个年代:

    “日-本上千家的博物馆里,收藏了我国200多万件文物,其中不少珍品连故宫博物馆都比不上。”

    连《定武兰亭序》都搞到手的狗日,怎么会放过更高一筹的《平复帖》呢?

    好在财大气粗的张伯驹,曾在溥心畬丧母时借出了一万大洋供其周转。

    在张伯驹上门求画时,便同意以四万块大洋让出了《平复帖》。

    但,也正是因为这幅“中华第一帖”,张伯驹把日-本人给得罪了。

    随后,便发生了一起震惊上海滩的绑架事件。

    张伯驹在去上海分行开会的路上,被76号顶着枪绑走了。

    虽然汪精卫也不敢拿张伯驹怎么样,但还是让其在号子里蹲了8个月。

    最后,见张伯驹宁愿赴死也不肯交出《平复帖》,便只能以20根金条放其自由。

    出来后,张伯驹立刻命妻子将《平复帖》缝在被子里,连夜坐飞机返回了西安。

    江山说到这,嗓子忽觉干痒。

    还没来得及动手,朱逢博就递上了一杯清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